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岘泉集

岘泉集

四卷。明张宇初(?-1410)撰。张宇初,字子璇,江西贵溪人。张道陵43世孙。洪武十年(1377)袭掌道教。《明史·方技传》附见其父正常传中。建文时尝因坐不法,被夺印诰,成祖即位复之。又尝受道法于长春真人刘渊然,后与渊然不协,互相诋毁。其人品虽颇不纯。然文章仍斐然可观。著有《岘泉集》。据《明史·艺文志》载,其有集二十卷。但已久佚。朱彝尊《明诗集》称亦其集二十卷,诗居其半,王绅为之序。而此本皆所作杂文,惟末附歌行数十首。卷首虽载王绅序,但二十卷之旧已不复存。盖是再次掇拾重编之本。其诗常以深情描写山水,并表现其乐于山居的闲雅情怀。其文则多为说理之文,文学色彩不浓。钱谦益《列朝诗集》对其诗文评价颇高,认为其“五言古诗意匠深秀,有三谢韦柳之遗响。其文如《玄句》诸篇,极论阴符上经之理,而参合于儒家。其所造诣,可谓卓然矣。”又称“国初众僧辈出,而道家之能文者,独宇初一人,厥后亦寥寥矣。”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明崇祯年间刻本,凡六卷,集前除有王绅,程通两序外,还有文震孟、邹凤梧的重刊序两篇。

猜你喜欢

  • 四书备检

    二十卷。清李扬华撰。扬华字实蕃,清泉(今湖南衡阳县)人。是编分天文、地域、山水、象数、理气、圣贤、本纪、列传、兵法、政典、工用、乡党、物类,共十三类。不能列入各类,以及为各类所遗漏者,另作余论三卷,附

  • 师旷占

    一卷。春秋时晋人师旷(生卒年不详)撰。师旷字子野。冀州南和(今属河北省)人。目盲,自称瞑臣,又称盲臣。为晋国掌乐大师。师旷之书,《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师旷六篇。《后汉书·苏竞传》有“猥以师旷杂事”

  •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三卷。元李道谦(1219-1296)撰,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 一卷。元朱象先(生卒年不详)编撰。李道谦,全真道士,字和甫,号天乐道人,赐号玄明文靖长乐真人,夷山(今属河南开封)人,二十四岁时拜全

  • 曹文贞诗集

    十卷。《后录》一卷。一名《汉泉漫稿》。元曹伯启(1255-1333)撰。伯启字士开。济宁碣山(今属山东)人。历任兰溪主簿、台州路治中等,累至山北廉访使。此集为其子江南诸道御史台管勾复亨所编。《四库全书

  • 观古堂书目

    十五种,四十六卷。叶德辉(已著录)编。所收书为《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叶德辉考订)、明周弘祖《古今书刻》二卷、明梅鷟《南雍志经籍考》二卷、明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明朱睦《万卷堂书目》四

  • 仪礼析疑

    十七卷。清方苞撰。方苞生平详见《周官集注》。方苞《三礼》之学,《周礼》较深,晚年自称“治《仪礼》十一次,用力良勤。《仪礼析疑》旨在举出《仪礼》可疑者录出经文而详辨之,对无疑者则不录经文。发明处不少,如

  • 南斋摘稿

    十卷。明魏骥(1373-1471)撰。魏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永乐三年(1405)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参与修《永乐大典》,后擢太常寺卿。明正统中迁吏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吏部

  • 医门棒喝 伤寒论本旨

    见《医门棒喝初编二编伤寒论本旨》。

  • 鉴评别录

    六十卷,清黄恩彤撰,黄恩彤,(1801-1883),字石琴。山东宁阳人。道光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江南盐巡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迁江苏按察使、兼署江宁布政使,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后又随伊里

  • 魏忠贤轶事

    见《皇明中兴圣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