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古文辨惑

尚书古文辨惑

二十二卷。清张谐之撰。张谐之字敬斋,河南灵宝人,清末学者,生卒年不详。此书与洪良品《古文尚书辨惑》同作于光绪年间,刊印稍晚于洪良品之书。此书攻击最甚者,为阎若璩,认为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所定九十九条无一条之当乎常理,厌乎人心。乃竟以浅学之士而放言横议,欲灭虞廷道统之传,其邪说肆行,坏人心术,惨于夷狄篡弑之祸,甚于洪水猛兽之灾。有王者起定毁经之罪,诛叛圣之魁,阎百诗其当为首恶也。”攻击皆偏激之言,足见张谐之对东晋古文之回护至于无可复加的地步。张氏又称荀卿为杂学,斥墨子为叛儒入墨者。又言黄宗羲为释氏之学,“欲以现成良知,扫除理障,立地成佛,乃复冒名理学而不知耻。”由此亦可知张氏之偏激,全书极少持平之论,又多无理之臆说,间有谩骂攻讦之词,比之洪良品《尚书古文辨惑》,犹有所不及。本书有光绪三十年(1904年)潜修精舍刊本。

猜你喜欢

  • 左氏始末

    十二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以抗倭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识渊博,人称“荆川先生”。著有《武编》、《荆

  • 周礼撮要

    一卷。清潘相(1713-1790)撰。潘相字润章,湖南安乡县(今属湖南)人,乾隆癸未(1763)进士,官至昆阳知州。书首有黄宜中乾隆十八年(1753)序,书凡六篇,天、地、春、夏、秋五官各为一篇,以《

  • 西溪杂咏

    一卷。清陈文述撰。陈文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云伯,号退庵。著有《秣陵集》,为世所传。述西溪之作,旧有吴本泰《西溪梵隐志》、孙之騄《南漳子》、释大善《西溪百咏》,并传于世。此编亦同《秣陵集》体。共

  • 双福寿传奇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二十五出。其情节大略为:西汉周勃平定三十六国,封为安定王。天子寿诞时,王母娘娘自天而降,给天子送来蟠桃。时值周勃夫妇八十双寿,天子即把蟠桃赐给周勃。此剧乃祝寿词的连缀,假借

  • 尚书通考

    十卷。元黄镇成(1287-1362)撰。镇成字元镇,江浙省邵武(今属福建)人。元代经学家、文学家。屡试不第,历游南北,后归隐故乡著书,以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及赴任而卒。著述除《尚书通考》之外,尚有《秋

  • 兵学新书

    十六卷。徐建寅(1842-1901)撰。徐建寅,一名寅,字仲虎,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徐寿之子。他早年就“素有大志,抱负雄才远略。”壮年时“苦志力学,久而弥笃,博闻强记,无书不读,凡学必精”(张罗澄《

  • 金瓶梅传奇

    二卷。清郑小白(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原书不著作者姓名。王国维《曲录》五录郑小白《金瓶梅》一本,其注说:“小白佚其名,江都人。”即此传奇的作者。本书取材于明人长篇小说《水浒传》和《金瓶梅》,保留了

  • 垂金荫绿轩诗钞

    二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集前序称:该诗集系清同治丙寅(1866)至戊辰(1868)夏之间,作者与友人方子箴“更相酬唱”而成,“或有作而和焉,或有无意而就焉。”因诗稿曾存放于

  • 填词

    六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改名换姓,逃匿江湖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

  • 金丹大要

    十卷。元陈致虚(详见《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撰。《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金丹二字,其源出于《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之语。唐人专以金石炉火炼丹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