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檀栾室镜影

小檀栾室镜影

六卷。清徐乃昌撰。徐乃昌(1868-1936),字积余,南陵(今属安徽)人。清人以镜录著称者,钱坫《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所录不过二十五件,瞿中溶、梁廷楠,所录亦不过一百四十余件,即使清代内府所藏见于《西清古鉴》等四书者,所录也只三百余件。徐乃昌以收藏汉、唐以来古镜著名,家藏古镜上千。此书录镜三百八十三器,尚不及家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年号者,自汉建安至吴三桂昭武,有三十六件。此外有些镜还有主名,如刘秉忠、茅鹿门等。所录汉镜中,有些边缘刻有韩州、临洮、任城、汶阳、高平、鱼台、兖州、镇北州、陕西东路等官凿之款。镜虽小品,然文字体势、雕绘技巧、制造方式等,皆可考察历代风俗时尚及文物制度,其间变迁之迹,均为陈具。本书卷一中的天宝镜,缕刻了唐代乐器十种种,如笙、箫、琵琶、铙、磬、檀板,皆与今制小异,而其中有几种尚不能确定其名,可供研究文化史者考定。传本有1933年石印本。

猜你喜欢

  • 西征纪略

    二卷。清王万祥撰。王万祥,字瑞宇,号铁山,陕西会宁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死后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敏壮”。康熙十三年(1674年)底,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乱,发动兵变,戕杀了经略

  • 了翁易说

    一卷。陈瓘(1060-1124)撰。陈瓘,字莹中,自号了翁,学者称了斋先生。北宋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为官屡与权要相悖,仕途不达。少好读书,笃学有识,为人谦冲,语不苟发。《了翁易说》又名《了斋易

  • 清容居士集

    五十卷。元袁桷(1266-1327)撰。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累官至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凡朝廷制册,勋臣碑版,多出其手。尤练习掌故,长于考据。此集共辞赋

  • 尉帖

    八卷。清郑还雅(生卒年不详)等辑。郑还雅,生平不详。该帖刻于康熙十七年(1679),郑还雅当时官尉氏县(今属河南省)训导时,偕邑人靳标嵩等,取古帖及邑人书,汇刻为八卷。卷前有尉氏知县张士骃作序;古帖收

  • 字通

    一卷。宋李从周(生卒年不详)撰。从周字肩吾,临邛(今四川邛峡县)人,一说彭山(今属四川)人。治《三礼》、“六书”,尝与魏了翁切磋学问。是书成于嘉定十三年(1220),魏了翁为之作序。其自序云:“字而有

  • 周易参同契考异

    一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周易参同契考异》,又名《周易参同契注》。前人研究《周易参同契》者,有五代彭晓撰《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彭晓在其自序中,叙述了《参同契》作者魏伯阳其人,以及成书后

  • 增寿千字文

    一卷。清冯嗣京(生卒年不详)撰。嗣京字又三,号留士,又号柳墅,浙江桐乡人。康熙中岁贡生,官湖州府长兴县训导。著有《因树屋小草》、《梓红亭游稿》等。是编因周兴嗣《千字文》重一“洁”字,安章布句亦嫌无伦次

  • 邵氏闻见录

    见《闻见前录》。

  • 书经要义

    六卷。清王建常撰。王建常字仲复,陕西渭南人,生卒年不详。据王钺在其《大学直解》序中所言,知其以明之遗民自居而不肯事清达四十余年,则王建常可能卒于康熙三十年以前。本书对于治历、治水二事论述较详,也较为确

  • 元明杂剧

    二十七卷。编者不详。此集边栏不一,板心凌乱,剧本编次无序,当非成书于一时,或为书商汇集散卷而成。集中共收元、明人杂剧二十七种。其中元人杂剧十九种,为乔吉三种,曰《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