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庆府志

宝庆府志

①八十四卷,首一卷,郑之侨纂修。郑之侨,潮阳人,曾任宝庆府知府。宝庆府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其后曾两次重修。乾隆二十一年(1756)郑之侨任宝庆知府,认为旧志简编漶漫,一人或两地并书,一事或两家互异,重复舛伪,不可卒读。适逢巡抚陈宏谋修通志告成,士绅亦以此为请,陈乃毅然为己任。《宝庆府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共八十四卷首一卷。卷首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上谕,盖相延崇体制也。分为:卷一,星野。卷二,舆地。卷三,沿革。卷四,疆域。卷五至卷六,山川。卷七,城池。卷八,公署。卷九,水利。卷十,关津。卷十一,户口。卷十二至卷十七,赋役。卷十八,盐政。卷十九至卷二十,积贮。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学校。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书院。卷二十六,典礼。卷二十七,秩祀。卷二十八,风俗。卷二十九,物产。卷三十,藩封。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六,秩官。卷三十七至卷四十,名宦。卷四十一至卷四十三,兵防。卷四十四,理苗。卷四十五至卷四十九,选举。卷五十至卷五十五,人物。卷五十六,游寓。卷五十七至卷六十,列女。卷六十一,祥异。卷六十二,古迹。卷六十三,寺观。卷六十四至卷八十三,艺文。卷八十四,志馀。按宝庆在宋代始升郡州为府,元为路,明复为府,清仍因之,领武罔一州、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四县,山川险峻,苗瑶杂处,为湘西南边要区,素称难治。此志于兵防、理苗记载详实,具有卓见。其附列之城绥九峒图、图说及叙,尤为可观。其图为乾隆七年(1742)太保孙嘉淦奉命勘查横岭之长安坪所绘。孙亲识山川条理,扼塞险夷,而后合九峒为一图,名城绥九峒图,实为佳作,于后人很有参考价值。② 一百四十三卷,首二卷,末三卷,清黄宅中等修,邓显鹤等纂。黄宅中,字惺斋,山西河曲人,进士,曾任宝庆府知府。邓显鹤,字湘皋,邵阳人,名儒。《宝庆府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此志《大政》循史法之编年,振一篇之纲领,沿革疆里,明古今分合之情,备方域形势之要,藩封等表之详赡,固无论矣,其中巡历一表,更为诸志所无,实别具卓识。又如《选举》,详叙清科举之法制,并附录考官之姓氏、考试题目、及第者名次姓氏等,皆有参考价值。此志所绘各图,开方计里,全郡次第衔接,了如指掌。《六书》本周礼六官之遗意,于一郡之典章故实,分类毕陈。卷末《摭谈》所记,亦多祚裨风化。此志体例虽变而不失雅洁,文虽富而不伤于繁。条理清晰,体例严谨,非宿儒而三长兼备者所不能为。其在湖南各志中实为佳作。该志尚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新新印书馆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注》。

  • 庄子识小

    一卷。清郭阶(详见《周易汉读考》)撰。前人研究《庄子》者,有人据《庄子·天下篇》怀疑庄子其人属于儒家。但自汉代以来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庄子属于道家。郭阶认为老子之学是儒家的本源,而庄子又出于儒家,不得已而

  • 奉化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曹膏、唐宇霖修,陈琦纂。曹膏,乾隆年间任奉化县知县。奉县自唐开元,以鄞县称为奉县,唐开元以前都称鄞县。此志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全书十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序、凡例、图、姓氏。

  • 黄勤敏公年谱

    一卷。清黄富民(1796-?)编。富民事迹不详,为谱主之子。谱主黄钺(1750-1841),字左田,一字左君,晚号盲左,又号壹斋,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讲学士、内

  • 崔东壁行略

    一卷。清陈履和撰。履和清中叶云南人,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崔述(详见《孟子事实录》)门人,刻有崔述遗书88卷。此书所记即崔述事迹,尤详于崔氏任福建罗源、上林知县时的治绩。此书有嘉庆年间刊本。

  • 玉池老人自述

    一卷。清郭嵩涛(1818-1891)撰。嵩涛字筠仙,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官至广东巡抚。光绪年间任出使英法大臣,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著有《养知书屋遗集》、《史记札记》

  • 词林逸响

    四卷。明许宇(生卒年不详)辑。全书分为风、花、雪、月四集,每集一卷。前二卷收明代散曲作品一百二十套。后二卷选录元明戏曲名作《琵琶记》、《西厢记》、《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浣纱记》中曲子一

  • 朱子礼纂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原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律,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为陈鹏年辨诬,赞成恢复张伯行官职,救方苞

  • 西峰字说

    三十三卷。明曹学佺(详见《易经通论》条)撰。此书分天、地、人三太部,其中天部三卷,人部三卷,地部二十七卷。其中或引说文小篆之解,或又仅就楷体字发义,如其解“春”字为三画象三阳;解“冬”字为反文之反,即

  • 诗家直说

    二卷。明谢榛(1495-1575)撰。其生平详见《四溟集》辞目。此书原载其《四溟集》中,称《诗家直说》。后别出单行,题《诗家直说》,也题《四溟诗话》。谢榛论诗,亦有复古主张,但他已认识到本朝诗人学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