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宗法小记

宗法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1725-1814)撰。程瑶田,字易畴,安徽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举人。官太仓州学正,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未试卒。其粹于经学,精心格物,一虫介之微无不究其来历。所著《考工创物小记》诸书,已刻于《皇清经解》中,是书亦其一种。书首有《宗法表》,略言宗道,“先王所以一天下,自大夫以下达于庶人,乃犹散而无纪,此公子之宗道所由立。为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此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若无适而宗庶,则礼如小宗,此所谓有小宗而无大宗。其无宗亦莫之宗者,惟公子一人。所以然者,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祢先君,先君不得祢之,于今君安得兄之。此宗法之通其穷,自卑而别于尊之义。至于后世皆得各自为祖,而归于下同之宗法。”次为《大小宗支相承世次》,再次为《公子宗道五事》、《庶姓述》、《世次顺数说》、《庶子不祭明宗说》、《庶子不祭表》、《宗法表》、《支庶旁行衺上及祖迁宗易提要图》、《宗法表补义》。是书专论《礼记》宗法,而未引《左传》《世本》诸书以证之,实为缺点。春秋时公子最重,诚有如《礼》所云别子为祖者,象鲁之臧孙、孟孙、叔孙、季孙,郑之七穆,宋之戴武庄桓诸族,皆各以公子为祖。且宋之华氏向氏等,有同时一族数人为卿者,则其后又可奉之为祖,则又可以称之继别为宗。其他象鲁僖公本庶出,而季友为母弟,其君非身尚非适,而其弟且为世卿之祖,又如叔牙之卒,《传》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似别子为祖,其成立与否,又或参以人事,非尽系宗法。至于所云殷中宗、高宗等,与宗法无关则甚合。总之三代皆重世族,故宗法很受重视,是书详为识别,颇具苦心。至秦废诸侯,隋除功臣五等之国,世族之贵,无复存者,则宗法亦等于空谈。其后虽有荫袭,实无大宗之可言。是书不能就春秋时事详征实证,固后人所当补也。是书最早版本为嘉庆七年(1802)《通艺录》本,后有《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古训

    六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年)撰。丁若镛字美庸,一字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罗州人,官至承旨。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总名为《与

  • 醒世姻缘传

    一百回。题“西周生辑著”。胡适和孙楷第认为作者是蒲松龄(详见《聊斋志异》),路大荒、王守义等考证认为作者不是蒲松龄。成书年代也有明末、明清之际、清初等各种推断,均待进一步研究确证。该书是描写家庭婚姻问

  • 东坡诗话

    三卷。元陈秀民编。陈秀民,字庶子,四明(又作温州)(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武冈城步巡检,提升为知常熟州,后加入张士诚军队,历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博学善书,喜工诗文。著有《寄情集

  • 味静斋集

    二十三卷。清徐嘉(约光绪年间前后在世)撰。徐嘉,字宾华,山阳(江苏淮安)人。生平不详。是书分文存二卷、文存续选二卷、诗存十六卷、杂诗三卷。是集内容:文存,卷一序十五篇,书后二篇,书十一篇;卷二辩五篇,

  • 诗韵释略

    五卷。题明梁应圻订。平水一百零六韵明清词章之士奉为准则,明潘恩撰《诗韵辑略》,其后潘云杰复撰《诗韵释要》五卷,潘氏为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平不详。《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卷七谓该书附以《古韵释要》、

  • 传家迂言

    一卷。明贺应保(生卒年不详)撰。应保字宏任,号正予,永新(今江西永新)人。著有《传家迂言》、《迂议》、《迂亿》等。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十四篇,均为贺应保之家训。书中多参引古事以示劝戒,但其中杂有许多因

  • 青雨草堂稿

    四卷。清高采(生卒年不详)撰。高采,字琴泉、自号庸斋,辽宁铁岭人。嘉庆举人。久困礼部试,曾佐四川军幕,因失意于上司,旋归,晚年贫病。高采早慧,六岁能诗,十岁即有佳句,如“落霞红到地,青草碧露天。”“流

  • 理学备考

    三十四卷。清范鄗鼎撰。范鄗鼎字彪西,洪洞(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年(1667)进士,以养亲不仕,终于家。本书为明代诸儒的资料汇编。其中第一至六卷摘录自辛全《理学名臣录》;七至十卷摘录自孙奇逢

  • 卧雪轩吟草

    四卷。清杭澄撰。杭澄,生卒年不详,字清之,又字筠圃,号定水老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编修杭世骏之妹,国学生赵万暻之妻。清代诗人。著述颇富。《卧雪轩吟草》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入嫏嬛别馆《国朝闺

  • 礼部集

    二十卷。《附录》一卷。元吴师道(1283-1344)撰。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此集原名《兰溪山房类稿》,因师道致仕后授奉议大夫礼部郎中,故易今名。共诗九卷,文十一卷。师道早年受学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