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静子集

安静子集

十三卷。清安致远(1628-1701)撰。安致远,一名如磐,字拙石、静子,号缄庵。寿光(今属山东)人。康熙十一年(1672)贡生,此后十五年屡试不第,偃蹇失意而终。曾与李澄中、李焕章齐名,颇得周亮工赏识。诗文各有所宗,自称“诗喜摩诘(王维),文摹庐陵(欧阳修),爱其从容闲雅,不事拘棘”(《安静子集·自序》)。其诗如五律《当涂将归留别葛谦斋》、七律《过鄚州》、《登青州北城楼》等,冲逸渊静,确带王维遗风,其古文纡徐唱叹,不染明末纤诡之习,颇有欧阳修几许神韵。其词如[临江仙]《有忆》,语浅情深,自然畅达。《安静子集》凡十三卷,文集九卷,诗集四卷。文集九卷包括《玉硙集》四卷、《纪城文稿》四卷、《盩音》一卷。诗集四卷总名为《纪城诗草》,包括《柳村杂咏》二卷、《狱江草》一卷、《倦游草》一卷。集中有安致远自序。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日知录

    三十二卷。清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后改名炎武,自称蒋山佣,号亭林,学者称亭林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抗清斗争。失

  • 春秋求故

    四卷。清余煌撰。余煌字汉卿,号星川,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以天文名家。该书以经证经,对《春秋》中的天文历法进行推勘比较,往往订正后人传习之误,持论多前人所未发。该书有一定的参

  • 惜阴书屋诗集

    残卷。清李毓恒(生卒年不详)撰。李毓恒字冬函。山东济宁州(今济宁市、金乡、嘉祥一带)人。清咸丰、同治间在世。为庠生。不乐仕进,以诗、酒终其身。《惜阴书屋诗集》仅存卷三。李毓恒耽于潜修而不求闻达,其诗造

  • 归安姚布政传略

    一卷。清姚文田(1758-1827)辑。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嘉庆初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邃雅文集》等。此书为清姚延著传记资料汇编。延著字象宪,归安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官至

  • 西湖手镜

    不分卷。清季婴撰。季婴字虎溪,江苏常熟人。其于西湖往来留连者二十余载,因撰此书。《西湖手镜》自刻本,不分卷。西湖美景,几历沧桑。行宫无旧貌,雷峰塔则已倒塌。今之西湖,已与昔时大不相同。兹篇能存西湖旧貌

  • 小学类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教授六艺,故礼、乐、射、御、书、数都称为“小学”。汉代始以“小学”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隋唐以后,小学类的书籍分为文字、音韵、训诂三支。也有人将金石刻文、书法书

  • 周易明报

    三卷。清陈懋侯著。陈懋侯字伯双,福建闽县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作者认为《周易》是用来判断不同时间形势下的得失对错之书,故作者引申其义,取《系辞》中“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得失之

  • 棣香斋丛书

    五十六种,五十九卷。清邵廷烈编。邵廷烈字子显,又字伯扬,江苏太仓人。生卒年不详。丛书又名《娄东杂著》。所收为其乡贤已佚著作,或虽有刊本但流传不广著作及其自著数种。内容博杂,理学、考证经史,以及诗文论著

  • 荆川稗编

    一百二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曾以职方郎中视师浙江。亲自督领兵船在崇明抵御倭寇,因功擢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

  • 老子化胡经残存

    二卷。唐佚名撰。关于老子化胡的传说,始于汉魏之际,晋以后又逐渐形成定论,特别是《老子西升经》等书的出现和传播,更使人相信有老子西去过关化胡之说。释道两家,各自出于不同的目的,也都承认此说,但两家所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