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子音义

孟子音义

① 二卷。宋孙奭(962-1033)撰。孙奭字宗古,北宋经学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荏平西)人。端拱二年(989年)九经及第,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曾任国子监直讲等职。师从王彻学习五经。彻死,其门人皆从奭问难。曾受诏与邢昺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春秋传》、《穀梁春秋传》、《孝经》、《论语》、《尔雅义疏》,博通经学,释经有创见,传道授业,深受世人推崇,被尊为“惇儒”。传世除《孟子音义》外,尚有《孟子正义》十四卷,题为孙奭疏,实为南宋人伪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于十二经皆有音义,并兼及《老子》、《庄子》,唯独《孟子》无音义。孙奭奉诏校定赵岐《孟子章句》(或称《孟子注》),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著《孟子手音》二书,并参考陆善经《孟子注》,撰成此书。该书以赵岐《孟子章句》为底本,可与世传单行本《孟子章句》参证,并可证《孟子正义》之伪。传世的《孟子音义》版本有:清初影宋抄本(北京馆藏)、清康熙间《通志堂经解》本(复旦大学藏本有清丁士涵校)、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许瀚刻本(北京馆藏本有王国维校并跋)、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湖南师大等藏),另《四库全书》内抄录《孟子注疏》(即《孟子正义》,伪托孙奭疏)十四卷,《音义序》一卷、《题辞解》一卷、《原目》一卷,题汉赵岐注,宋孙奭音义并疏,这是传世的合刻本。② 一卷。唐张镒(?-783)撰。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人。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凤翔陇右节度使,赠太子太傅,唐经学家。著有《三礼图》等。《新唐书·艺文志》有张镒的《孟子音义》三卷。《旧唐书》虽未载但传中有,且卷数相同。《宋史·艺文志》载《孟子音义》三卷,张镒撰,此书佚于宋后,唯孙奭《孟子音义》收之。其“孟子题辞”一条,并见于《正义》。马国翰辑成一卷半近百条。朱氏《经义考》有“子哙燕易王子”一条,而孙氏《音义》没有,当系误收。孙奭《正义》序中,讥其徒分章句,漏略颇多。该书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古本

    一卷。明华兆登编。华兆登,江苏无锡人。该书成于万历中,系考订《周易》古本篇目之作。将《周易》卦辞和爻辞各分上下而成四篇,又以《象传》、《彖传》、《爻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 左颖

    六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高士奇以《春秋》侍讲禁中,奉敕纂《春秋》讲义。他用左氏(丘明)、穀梁(赤)、公羊(高)、胡氏(安国)四传附于经文之后,又搜罗注说

  • 图易定本

    一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郇阳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邵嗣尧讲《易》以河洛之数一乘一除之,认为小圆图就是小横图的顺往逆来,大横图就是小横图的因重成爻,大圆图就是小圆图的运行寒暑,

  • 针灸节要

    三卷。明高武(生卒年不详)撰。又名《针灸要旨》、《针灸素难要旨》。高武字梅孤,鄞县(今属浙江)人。著名的针灸医家,爱好读书,学识广博,通天文、律宫、兵法、骑射等。嘉靖年间中武举,曾北上历览关隘险要。晚

  • 陔余丛考

    四十三卷。清赵翼(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

  • 隶韵

    十卷。附碑目一卷 考证二卷。宋刘球撰。刘球,其生平不详。王应麟《玉海》记载,淳熙二年(1175)刘球表进此书,知其为宋孝宗时人。刘球进表中说:“缮刻墨本装背成册,是仿薛氏款识法贴之例,以墨拓传世”。明

  • 龙川诗钞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

  • 郯城县志

    ①十卷。清张三俊修,冯可参纂。张三俊,三韩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郯城县知县。冯可参,福建邵武县人,康熙七年任郯城知县。考《郯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颜若愚,再修于此

  • 金石文字辨异

    十二卷。清邢澍撰。邢澍(约1752-1822)字雨民,一字佺山,阶州(今甘肃都武)人。官浙江候补知府。与孙星衍合撰有《寰宇访碑录》。邢澍从学于钱大昕,究心于金石文字。因文字变迁,由篆变隶,由隶变正书,

  • 问礼俗

    一卷。魏董勋(其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隋书·经籍志》作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作十卷,盖至唐时,其书犹完存,今则佚矣。马国翰从张华《神异经注》、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周处《风土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