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本义

孝经本义

① 一卷。清姜兆锡(生卒年不详)撰。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条。该书随文诠释,别无考订,不过是塾师课蒙的教本。该书有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寅清缕刊《九经补注》本。② 二卷。明吕维祺撰。吕维祺字介孺,河南新安人。官至兵部尚书。维祺一生精力用于孝经,著述有《孝经本义》二卷,《孝经大全》二十八卷,《孝经或问》三卷,《孝经翼》一卷等。是书开首有吕维祺自序并《恭纪诗》四首,其中第三、第四两首,以韵语阐发著书之旨。其三云,“心疑见处还非我,手欲拈来说与君”;其四云,“尧舜可为惟孝弟,孔曾相授只渊冰,辜留斯道微言在,合有明王应运兴”。该书版本为道光《经苑》刊本。③ 一卷。刘光蕡(1843-1903)撰。刘光蕡字焕唐,号古愚,陕西咸阳人。清代经学家。著述有《立政臆解》、《大学古义》等。是书开篇为读法十则,主要观点有:孝经经字非六经之经,而为天下大经之经,也就是是书所谓天下之经。孝是人与人相接之始。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义皆警辟。篇中释孝学,谓天子“以德言,非以位言,帝王与庶人非不同”。统观全书,不斤斤于句解字释,只是议论稍嫌空衍,未免附会。该书版本为民国九年(1920)刊《烟霞草堂遗书》本。

猜你喜欢

  • 急就章

    见《急就篇》。

  • 同春堂遗稿

    四卷。明刘熠(约1555年前后在世)撰。刘熠,字元丽,海盐(今上海市金山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同世堂遗稿》。是集乃崇祯十年(1637)丁丑,其曾孙江南布政

  • 易经勺解

    三卷。明林欲楫撰。欲楫字平庵,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事。该书是其子林华昌记录而成,用人事解《易》,以发明理义为主,不涉及象数。但似仅得《易》之皮毛。《四库全

  • 尚书中候

    ①一卷。原题阙名。此卷所辑,共有十条。其中,只有“周公归政于成王,太平制礼,鸾凤见“一条,与《太平御览》所引完全相同,其他九条如“尧沉璧于河,白云起,回风摇落”条,“帝尧即政,景星出翼”条,“尧即位七

  • 使楚丛谭

    一卷。清王昶撰。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字琴德,江苏青浦人(今上海市),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湛深经术,娴于政事韬略。时号通儒,学者称阑泉先生。著述宏丰,著有《

  • 憺园集

    三十八卷。清徐乾学(1631-1694)撰。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1670)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编修,累官至刑部侍郎。徐乾学为顾炎武之甥,阎若璩等人也多客居其家,师友渊源,加上家

  • 易义致用说

    一卷。清秦东来撰。秦东来字旭堂。寿阳人。作者认为,专言理而最切于用者,当首推六十四卦之大象。因此书中于每卦之后都有一“以”字,即用的意思。使用这个用字的人,或者是先王大人,或者是后与士,而更多的是君子

  • 丰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姚鸿杰等纂修。姚鸿杰,山东巨野人,光绪十一年(1885)、十九年二次就任丰县知县。姚鸿杰首次到任即与丰邑名士议修县志,因离任作罢。光绪十九年再度莅丰,急邀诸同志申前议,就书院设局、采

  • 养知录

    八卷。清纪昭(生卒年不详)撰。纪昭字懋园,号悟轩,献县(今河北省)人。乾隆进士,官内阁中书,父病后,告假归家,与弟纪昀同励学。著有《毛诗广义》。《养知录》是纪昭的一部杂纂之作,编辑训课家庭之作,杂引诸

  • 沈君庸先生集

    二卷。明沈自征(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沈自征,字君庸,江苏吴江人。沈璟之侄。生卒年均不详。崇祯十三年(1640)曾被为国子祭酒荐,辞不就。事迹具详邹漪撰传。自征少有才,工曲,著有杂剧《渔阳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