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感县志

孝感县志

十六卷,清胡国佐纂修。胡国佐,字仲梁,奉天辽阳人,荫生,官孝感知县。按县志始修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县令郭斗,续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1)县令余桂萼,均未成书。至顺治十六年(1659),县令张擢士编为二十卷,见此志旧序,今无传本。胡国佐莅任,奉檄饬修志乘,远稽近取,至康熙十二年(1673)编成十六卷刻印。分为:封域考、赋役考、学校考、营建考、风土考、灾战考、官吏考、师儒表、选举表、休命表、名宦传、人物传、列女传、逸事编、艺文编十五纲。此志少有依据,但采访详实,取材谨严,于一县之事,分类极繁,叙次不清,则支离破碎。此书分考、表、传、编四类,考即纪事本末,表则分列官师人物,传即考献,编即征文。其中选举表,以人才崛起,间出非常,有不由于科举及荐辟者,故立换授一门。艺文编,选表甚严,以县志异于各家专集,凡语录词章概行删削不采录。其余分门别类,秩序井然,是一部较完善的县志。② 二十四卷,清梁凤翔修,胡在恪、李湘等纂。梁凤翔,字梧斋,陕西咸阳县人,进士,官孝感知县。胡在恪,字念蒿,湖北江陵人,进士,官江西驿监道,按察使司参议。李湘,字雪航,本县人,贡监。县志自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胡国佐续修,历二十三年,梁凤翔延胡在恪等重加补辑,刻成于三十四年(1695)。此志各自为类,每类各有叙言弁其首,中则胪列事实。后缀以总论。编次先后,如以风俗编于职官之后,以籍系武勋编于流寓之后、列女之前,次序失当。此志以胡志十六卷广为二十四卷,篇幅增多,而义例较逊。此志尚有嘉庆十六年(1811)王进祖等增刻本。③ 二十四卷,续补志一卷。清朱希白、亢廷镛修,沈用增撰。朱希白,字灵墅,湖南长沙人,监生,官孝感知县。亢廷镛,字砚农,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继朱希白任。沈用增,字棠溪,本县人,举人。《孝感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印。分舆图、封域、营建、赋役、学校、风土、礼仪、灾祥、兵事、职官、选举、武科、休命、名宦、人物、殉难、列女、艺文、杂志十九纲。按康熙三十四年(1695)县令梁凤翔修志,搜罗甚广,但编次无序,此编悉为更正。旧志所编各传,文过冗长,此志删削以合志体,有事属可疑者,均为点窜。同治以来,县志宜续者为兵事。孝感地当孔道,粤捻军迭次入此,历十余年,兵火之状未能尽忘。同治七年(1868)县令吴大训曾开局续修,著有志稿未成书,所记兵事大略,多半已失实。此志采汉阳、黄陂二县志,相互参考,证以胡文忠文集,始知咸丰末年,县城被陷久不能克,李继宜由黄陂进驻杨店,与彭玉麟督水师夹攻,县城始复,兵事志所载详明。殉难、列女二志增入数千人。此志其采访甚广,采录甚详实。

猜你喜欢

  • 跨鳌集

    三十卷。宋李新(约1104年前后在世)撰。李新,字元应,自号跨鳌居士,生卒年不详。仙井(今四川仁寿县)人。元祐五年(1090)进士。刘泾曾荐于苏轼,命赋墨竹,堪称一绝。元符三年(1100),上万言书。

  • 江阴季氏家乘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清代江苏江阴季氏父子孙一家之事实。季熙生季麟,季麟生芝昌,芝昌生念诒。熙以布衣授徒终身,麟官至知具,芝昌官至军机大臣外任闽浙总督,念诒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当为念诒所编。现有同治年

  • 侠义风月传

    见《好逑传》。

  • 惜抱轩笔记

    八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轩先生,安徽省桐城县人。乾隆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入四库全书馆为纂修官。后乞养南归,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达四十年。受业于刘大槐,博

  • 陶渊明集

    八卷。东晋陶潜(365或372-427)撰。陶潜字元亮,入宋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少有高趣,家贫好学,有大志。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 金史

    一百三十五卷。元脱脱(生平事迹详见《宋史》条)主编。凡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上起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下至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的金朝一百二十年历

  • 容县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易绍德、王永贞修,封祝唐、黄玉年纂。易绍德,字筱川,湖北汉阳人,监生,光绪十九年(1893)任容县知县,二十二年(1896)卒于任所。王永贞,字固亭,陕西城固县人,举人,光绪二十三年

  • 读道德经私记

    二卷。清汪缙(生卒年不详)撰。汪缙,字大绅,吴县(今江苏)人。乾隆贡生,通古文,游刃百家。著作除此书外,另有《汪子文录》。先人以《易》解《道德经》者,已有数家。汪缙亦以《易》释经。以“易”为“道”。他

  • 砀山县志

    十四卷。刘玉瑷纂修。刘玉瑷,清乾隆间知砀山县事。砀山自明隆庆始有志,后有万历志、崇祯志,至清乾隆七年,前令郭浩四经纂辑。前志纲目未分,事文简错,阅者不无遗憾。刘玉瑷对前志详加考订,增辑补缺,仿《后汉书

  • 四书纬

    四卷。清常增撰。常增,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所著有《仪礼琐辨》、《四书纬》。是书首有自序,言“郑夹漈注《尔雅》,谓名物为经,义理为纬;名物应释,义理不应释。”而其于夹祭所谓纬则视之为经,于夹祭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