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鉴

字鉴

五卷。元李文仲(生卒年不详)撰。文仲长州(今江苏吴县)人,自谓“吴郡学生”,其字号、生平无考。这是正字的书,文仲续其从父世英《类韵》之作。世英以为六书之中惟假借难以解说,便撰辑《类韵》二十卷,以字为本,以音为干,以义训为枝叶,成书于至治元年(1321)。文仲发现其中文字点画尚有未正者,便以《说文》为根据,兼及各种字书,辨正点画,刊除谬误,依二百零六韵编次而成此书,对诸家皆有所驳正。《四库提要》云:“中间如‘’,从禾高声,而误作‘槀’,‘隙’从阜从,而误作‘隟’,则纠《干禄字书》之失;如‘肇’‘原有二字,而止收‘’字,反以‘肇’为俗,‘竪’字误从立作‘竪’,‘徹’字误从去作‘徹’,‘析’字误从片‘’,则纠《五经文字》之失;如‘屯’本训难,借为屯聚字,而郭忠恕以‘屯’音‘迍’,别出‘屯’为屯聚字,于假借之义不合,则纠《佩觽》之失。他若《增韵》、《韵会》诸本,则举正之处尢多。……于小学深为有裨。至若‘’字变为‘莩’,‘陊’字变为‘墮’,‘隓’字变为‘隳’之类,则以为承讹既久,难于遽改,而但于本字下剖析其所当然,深得变通之宜,亦非泥古骇俗者所可比也。”此书久无传本,康熙中朱彝尊从古林曹氏抄得,始付长州张士俊刊行之,是为泽存堂刊本。另有《字学三书》本,《铁华馆丛书》本,《清芬堂丛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据《铁华馆丛书》本影印。

猜你喜欢

  • 华严经音义

    二卷。唐代释慧苑(约唐中叶人)撰。慧苑,自叙索隐从师,历十九年之久。他对经译的文字音义颇有建树,能以音训梵言,聊为注疏。所作《华严经音义》,即是对《华严经》音、义两个方面所做出的增补订正,使僧众得以披

  • 四书纂言

    ① 无卷数,清王士陵撰。王士陵详《易经纂言》条。该书以《四书大全》为蓝本,杂采各种四书讲章而成书。先儒之说列于前,近人之说列于后,亦间以己说。② 四十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翔凤自记意

  • 经传摭余

    五卷。清李元春辑。李氏除著有《诸经绪说》外,又辑了这本书。“绪说”是说自己的心得,此书则辑前人类说。首有“小引”,称“所纂数纪典故中,有‘经艺’一门,此摭其余”等等。关于《易经》,则有《易同类句》、《

  • 韵汇

    五卷。题清朱彝尊辑、鄞县沈道宽编次。沈氏序云:秀水朱竹垞先生得宋椠《广韵》,以为天之未丧斯文。夫《广韵》非古韵也,然由是而适于古,犹有门径可寻。自平水刘氏并为一百七部,分所不必分,合所不可合,而韵学昧

  • 切韵指南

    见“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诚斋传奇二十四种

    明朱有燉(1379-1439)撰。生平见《诚斋传奇二十六种》。此本存有杂剧二十四种。核其目唯《天香圃牡丹品》,《福禄寿仙官庆会》,《神后山秋狝得驺虞》,《黑旋风仗义疏财》,《洛阳风月牡丹仙》五种为北京

  • 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

    六卷。清李滋然撰。滋然字命三,四川长寿(今四川长寿)人。官至广东新会知县,罢官后随出使日本大臣李家驹为学务专员。是书即在日本时印行。书首有滋然自序及凡例。凡朱注与古注同者,依次列经文、朱注、古注,而以

  • 奉阳草堂诗集

    二十卷。明郑撰。其生卒年未详。十六岁即以能诗名。其《赠满震寰太仆三黜》诗,当时为文养孟所称诵。后因《黄芝歌》忤魏忠贤得祸,搜捕逃匿,家人以其原稿尽付水火,故其少作尽逸不存。后系锦衣狱中,曾手自删定旧刻

  • 周易大象解

    一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曾撰《易内传》,诠释大象之义已很详尽,此书作于《易内传》之前,有王夫之自序,词义与《易内传》内容间涉重复,内容可互参。今存《船山遗书》本。

  • 晋泰始笛律匡谬

    一卷。清凌廷堪(生平事迹见《燕乐考原》条)撰。一生致力于礼经,著有《礼经释例》,又精于乐,著有《燕乐考原》、《晋泰始笛律匡谬》等。期由燕乐以通古乐,清儒于古礼乐之研究,以凌氏为最。此书系针砭晋荀勖《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