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卷以《礼记》解四书,如“事父母能竭其力”,解为“外则尽物,内则尽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解为“不志亲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解为“俯焉日
一卷。旧本题周缠子(生卒年不详)撰。缠子,不详何人。班固《汉书》、《隋书·经籍志》均未著录该书,唐宋之间,始见征引。由于其书有董无心论难之语,往往又称《董缠子》,盖附见于《董子》书中,非有专书。清人马
一卷。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一年(1841),罗泽南寄居洲上,冬日偕诸生游石门。由山北登其山,多蟂岩恶石,荆刺野草,令人心悸目骇,欲返回,有山人相告:山麓有岩,幽邃可探。乃
五卷。清焦循(详见《诗陆氏疏疏》)撰。此书卷首有焦循自序,序中说:“余幼习毛诗,尝为《地理释》、《草木鸟兽虫鱼释》、《毛郑异同释》三书,共二十五卷。嘉庆甲戌暮春,删录合为一书,戊寅又加增损为五卷,次诸
一卷。清耿文岱纂修。耿文岱曾任蠡县知县。康熙十九年(1680),直省修通志时,耿文岱任蠡县知县,逐集邑中耆硕,“广搜博稽”,纂录数十款,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分为公署、城池、古迹、风俗、文庙、魁
三卷。明陈第撰。陈氏既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辞》去《诗经》未远,《楚辞》音亦属古音,遂取屈原所著《离骚》等二十五篇,除去《天问》一篇,得二十四篇;又取宋玉《九辩》九篇、《招魂》一篇;又增以《文选》
一卷。清瞿中溶编撰。瞿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书中著录虎符十二,鱼符六,龟符一,共十九件。本书所著录各符,附有图,图后有考释,考释后还附有瞿中溶的短记。但虎符中的济阴太守、五原太守、驺男三符,只有考
四卷。撰者生卒年均不详。《师主篇》其撰者传说不一,汉译本不只一种,最早译本阳玛诺译,多为《经世金书》。此书共四卷,书前有耶稣会后学李友兰序,称此书名为《经世金书》,或遵主圣范。译文不太通俗,使学者不能
无卷数。清乔松年(1815-1875)辑。乔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榆次)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东河总督。卒溢勤恪。纬捃为其搜集古纬书佚文的辑本,多取自文史经传。其易纬部分单独成
十卷。宋陈鹄撰。生卒年、籍贯、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宋代史志及典籍均未著录,仅《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并记陈鹄,宋宁宗开禧以后人。书中内容记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多为旧闻,采摘他书或某人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