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易缉说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撰。王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平不详。田泽述刊书始末,称皇庆二年(1313年)四月湖广行省札付王申子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前邛州两请进士,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田泽为申送行省,咨都省移翰林国史院勘定,令本处儒学印造。《春秋类传》已佚,而此书仅存。其说易力主数学,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持论与先儒迥异,而于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唯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同时有玉井阳氏,著《易说》二卷驳之,申子又一一辨答,具见书中。然其辨论图书,仅前二卷、三卷以后,诠释经文,其言转平正切实,多有发明,故吴澄谓“王巽卿易虽与鄙说多不同,然皆祖本《程传》”,“其书最为平正稳当”。四库馆臣则说:“读是书者,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其解释上、下经较详,《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略,而斥《序卦》非孔子之言,但录其文,无一语之诠释。虽曰好为高论,亦李清臣、朱翌、叶适以来之旧说。其论易中错简、脱简、羡文凡二十有四,但注某某当作某,而不改经文,颇为四库馆臣所称。此书《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说《季目》有元刊本,又引何曰“吴任臣家有宋刻”,恐以元本为宋本。倪氏《宋志补》载之。《通志堂经解》本从抄本付刻。《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并收入。

猜你喜欢

  • 四字经

    一卷。意大利艾儒略(详见《万物真原》)撰。《四字经》是一部撰述耶稣教类之作,全书体例仿《三字经》,历述天主教理及其经文传说,是为启蒙者诵读之本。书后附有李奭于1663年时作跋,初刻于崇祯十五年(164

  • 元城语录

    三卷,附行录一卷。北宋马永卿(生卒年不详)编。马永卿字大年,扬州(今属江苏)人,曾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载,知其曾登大观三年(1109)进士。据所作《嫩真子》,知其曾官江都丞、淅川令、夏县令,又称曾

  • 论语集注序说

    二卷。清杨京元撰。京元字元舟,商城(今河南商城)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性情简重,不善酬接。淡泊寡营,牙筹万卷,十年坐一室中苦读,终洞明经术,纵横图书。曾四上公车,屡试不中。于是退而汲古撰述。是

  • 宋元春秋解提要

    无卷数。清黄叔琳(详见《砚北易钞》)撰。此书杂采宋元诸家论《春秋》之说,作者未加考评;书前有总论、凡例,亦系采集旧文。卷首有自注,脱落未写者四十二条,书中亦多有空白处,当系叔琳尚未完成之稿。

  • 史集

    又译《集史》。伊利汗国拉施特奉旨主编的世界通史巨著。拉施特(Rashidal-Din,1247-1317)出身于波斯哈马丹的一个医生世家,曾任伊利汗国合赞汗宰相。此书撰于伊斯兰历700年(1300-1

  • 泊宅编

    十卷。宋方勺(详见《青溪寇轨》)撰。泊宅在浙江乌程,相传为唐朝诗人张志和泊舟泛宅之地,谓之泊宅村。方勺曾在江南为官,寓居乌程泊宅村,自号泊宅村翁,该书就是此时所作,因以名书。此书记载北宋末迄南宋初朝野

  • 奕载堂古玉图录

    一卷。清瞿中溶编撰。瞿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此书原稿藏于丁氏“八千卷楼”,徐乃昌录副后,由瑞安陈准刻印出版。书虽称图录,而实际上只有一部分图谱,而多为考释。书中著录古玉五十器,上起周秦,下及隋唐。

  • 吴文端崇祀录

    一卷。撰者不详。清吴琠,山西沁州(今沁水)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端。该书即记文端崇祀事宜。现有康熙刊本。

  • 立命堂二集

    十三卷。清嵇宗孟(约1662前后在世)撰。稽宗孟,字叔子,江南安东人,另说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举人,官至杭州知府,乞归,又被荐举博学鸿词,以疾辞不赴。稽宗孟天资颖异,善属文,诗颇纤巧

  • 文洁集

    四卷。明邓以赞(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邓以赞,字定宇,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洁。以赞早以孝行而闻名。晚退居西山三十年,以清介为世所重,而无所著述。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