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国老谈苑

国老谈苑

二卷。又名《国老闲谈》。宋王君玉撰。王君玉生卒年、字号,生平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旧本题夷门隐叟王君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题“夷门君玉撰,不著姓。”《宋史艺文志》与《直斋收录解题》作《国老闲谈》,卷数与此相合。《四库全书总目》题《国老谈苑》,王君玉撰。今从此说。该书内容记载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杂事,对当时某些士大夫颇有所毁誉,如尤推重田锡而贬斥陶谷等。虽间或偏激过情,但大致仍据实可信,足与史之相参考。版本有明覆宋本、《四库全书》本、《百川学海》本。《续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学津讨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国老谈苑》二卷。

猜你喜欢

  • 昆仑山房集

    三卷。清张笃庆(详见《班范肪截》)撰。张笃庆学识渊博,才藻富有,工于古文。也工于诗。诗以盛唐为宗,尤擅歌行体。诗、文皆知名于当时。《昆仑山房集》以其居室旁有小山,号昆仑而得名。本集有文无诗,疑编次未竟

  • 高阳台

    除夜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

  • 二谛章

    三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二谛章》共有七段,第一,明二谛大意,第二,释二谛名;第三,明二谛相;第四,明二谛体;第五,明二谛绝名;第六,明二谛摄法义;第七,明二谛同异义。

  • 咸宾录

    八卷。罗日絅编著。罗日絅,字尚之,江西南昌人。明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分八卷,计《北虏志》一卷,《东夷志》一卷,《西夷志》三卷,《南夷志》三卷。书中所称虏,即指我国边远地区的少

  • 易旁通变化论

    一卷。清俞樾撰(1821-1907)俞樾字荫甫,晚年号曲园,学者多称其曲园老人。道光进士。官至河南学正。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著述甚丰。其易学著作除此书外,还有《易贯》、《艮宦易说》、《周易互体徵》、《

  • 资治通鉴释文

    三十卷。宋史炤撰。史炤字见可,四川眉山人。博古能文,苏轼兄弟以乡先生事之。时为右宣义郎监成都府粮料院。是编卷首有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月左朝散郎权发遣黎州军州主管学事缙云冯时行序,云:“字有疑难,

  • 东流县志

    ①十二卷,明陈春修,汪文纂。陈春,浙江仁和人,明万历初知东流县事。汪文,自号清白堂居士,邑人,官云南维摩州知州。东流旧无专志,至明正德,邑宰李浑始创修东流县志。汪文谢官乡居时,适陈春来任东流知县,于是

  • 周易京氏章句

    一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著录《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经典释文·叙录》著录《京房章句》十二卷,并引《七录》作十卷,《录》一卷。《隋书·经籍志

  • 让溪甲集

    四卷。《乙集》十卷。明游震得(约1551前后在世)撰。游震得,字汝潜,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由行人擢监察御使,后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以兴化失守罢归,再起督

  • 楚风补

    五十卷。清廖元度(生卒年不详)编。廖元度字在隐,长沙(今属湖南)人,诸生。通经史、工诗。历游名山大川,所至倾倒。吴三桂之乱,毁其家,孤居僧寺。晚筑“息机园”。辑《楚风补》、《雪蕉堂》、《息机园》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