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因园集

因园集

十三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颇为朱彝尊等所引重,官至右春坊右赞善。赵执信少颖慧,工吟咏,承其家学。所居因园,依山构建亭榭,各极天趣,又性好游览,历游所至,前来请他写诗文者甚多。徜徉五十余年,著有《声调谱》、《谈龙录》、《饴山文集》六卷、词一卷。其诗集流传颇多。诸本往往不同。此本末有乾隆六年(1741)赵执信门人丁际隆《跋》称:“是秋重谒秋谷先生于因园,时先生病目弥甚,不作诗者六年矣。从仲君羹梅得先生手定诗稿,分十三集,录副未及校,而羹梅遂索原本以去,岁寒无事,乃校一过,曩见手书《济南竹枝》及《宿法庆寺》二律,皆不在,盖所删多矣。”羹梅者,为江苏常熟仲显保之字,为赵执信门人之冠,与赵执信关系最为密切,则是集为赵执信晚年定本手授者。《固园集》十三集,一曰《并门集》、二曰《闲斋集》、三曰《还山集》、四曰《观海集》、五曰《鼓枻集》、六曰《涓流集》、七曰《葑溪集》、八曰《红叶山楼集》、九曰《浮家集》、十曰《金鹅馆集》、十一曰《回帆集》、十二曰《怀旧集》、十三曰《磺庵集》,集各一卷,按本来面目分开,不按篇页多少。赵执信娶王士祯之甥女,原本与王关系很好,相传以求作《观海集序》,士祯屡失其期,遂渐相结怨,一生不睦。今观《还山集》中,尚有酬士祯诗二首,又为士祯作《西城别墅十三咏》。至《鼓枻集》中《渡江》一首,已有“只应羡诗老,持节问岷源”句。注曰:“谓阮翁”,又《悼吴孝廉》一首,有“渔洋未识名先著”句“阮翁”指王士祯号阮亭,“渔洋”亦指王士祯号“渔洋山人”。诗中提到王士祯时,其词气已不和平,自是以还,遂互相排击。相较之王之规模阔于赵,而流弊伤于肤廓;赵之才力锐于王,而末派病于纤小,使两家互救其短,正可以各见所长。有周永年家藏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群经辨疑录

    三卷。明周洪谟(约1419-1491)撰。洪谟字尧弼,长宁人。正统十年进士,授编修,博闻强记,善文词、熟历代典故,累官至礼部尚书教仕,卒谥文安。除此书外,还著有《箐斋读书录》等。此书是其官祭酒时与诸生

  • 百论疏

    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百论》作者是印度僧人提婆菩萨所著,共二十品,每品各有百偈,故称《百论》。天亲菩萨释有《百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出前十品,共五十偈,仍称

  • 文学兴国策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译,吴江林廷旭述。同治十年(1872),日本政府首次派员出使外国,日本官员森有礼(1847-1889,曾于1875-1878任驻华公使)被派往美国任职,并奉政府命

  • 味经山馆诗钞

    六卷。文钞四卷。清戴均衡(1814-1855)撰。戴均衡字存庄,号蓉洲,安徽桐城人。少嗜学,性颖悟,年二十余,即刊行《蓉洲初稿》,人称异才。后读方植之著作,慕而执弟于礼。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

  • 新疆图志

    又名《新疆图志黄册》。一百十六卷,首一卷。清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袁大化字行南,安徽涡阳县人,宣统二年任新疆巡抚。王树楠详见民国《河北通志稿》。袁大化巡新疆后,乃开局修纂,王树楠总其事,道员王学会集其

  • 群书钩元

    十二卷。元高耻传(生卒年不详)撰。高耻传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人。此书杂采古事古语,以字数为标目次第。从一字起至七字止。其不能限以字数者,又别立脍炙句二卷。其一字类不能成句,则以古文奇字当之。十分庞杂

  • 殷侍郎自订年谱

    一卷。清殷兆镛(1806-1883)自撰。兆镛字补金,又字序伯,号谱经,江苏吴江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等官。光绪七年(1881)以病致仕。此谱

  • 竹汀日记钞

    三卷。清钱大昕(1728-1804)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历十六年始成,主要内容为版本、金石考证及讲学等内容。卷一为所见古书,主要论述考订所见书籍之版本、卷数、内容等,涉及经史内容较多。卷二为所见金石

  • 四婵娟杂剧

    一卷。清洪(1645-1704)撰。洪生平详见《长生殿》(辞目)。洪开始戏剧创作,为时很早,在《长生殿》之前就写过不少剧本,共有八种,现存的只有此《四婵娟》杂剧。《四婵娟》与徐渭的《四声猿》体制相仿,

  • 读盐铁论

    一卷。清俞樾撰。《盐铁论》一书,颇有缺误。清自卢文弨、张敦仁考补后,仍多疑义。樾校是书,谓隋笔所记,非专心治此书也。其谓《非鞅》篇,“介”当作“尔”。《未通》篇,“议”当作“让”。《水旱》篇,“啖”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