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因园集

因园集

十三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颇为朱彝尊等所引重,官至右春坊右赞善。赵执信少颖慧,工吟咏,承其家学。所居因园,依山构建亭榭,各极天趣,又性好游览,历游所至,前来请他写诗文者甚多。徜徉五十余年,著有《声调谱》、《谈龙录》、《饴山文集》六卷、词一卷。其诗集流传颇多。诸本往往不同。此本末有乾隆六年(1741)赵执信门人丁际隆《跋》称:“是秋重谒秋谷先生于因园,时先生病目弥甚,不作诗者六年矣。从仲君羹梅得先生手定诗稿,分十三集,录副未及校,而羹梅遂索原本以去,岁寒无事,乃校一过,曩见手书《济南竹枝》及《宿法庆寺》二律,皆不在,盖所删多矣。”羹梅者,为江苏常熟仲显保之字,为赵执信门人之冠,与赵执信关系最为密切,则是集为赵执信晚年定本手授者。《固园集》十三集,一曰《并门集》、二曰《闲斋集》、三曰《还山集》、四曰《观海集》、五曰《鼓枻集》、六曰《涓流集》、七曰《葑溪集》、八曰《红叶山楼集》、九曰《浮家集》、十曰《金鹅馆集》、十一曰《回帆集》、十二曰《怀旧集》、十三曰《磺庵集》,集各一卷,按本来面目分开,不按篇页多少。赵执信娶王士祯之甥女,原本与王关系很好,相传以求作《观海集序》,士祯屡失其期,遂渐相结怨,一生不睦。今观《还山集》中,尚有酬士祯诗二首,又为士祯作《西城别墅十三咏》。至《鼓枻集》中《渡江》一首,已有“只应羡诗老,持节问岷源”句。注曰:“谓阮翁”,又《悼吴孝廉》一首,有“渔洋未识名先著”句“阮翁”指王士祯号阮亭,“渔洋”亦指王士祯号“渔洋山人”。诗中提到王士祯时,其词气已不和平,自是以还,遂互相排击。相较之王之规模阔于赵,而流弊伤于肤廓;赵之才力锐于王,而末派病于纤小,使两家互救其短,正可以各见所长。有周永年家藏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棣香斋丛书

    五十六种,五十九卷。清邵廷烈编。邵廷烈字子显,又字伯扬,江苏太仓人。生卒年不详。丛书又名《娄东杂著》。所收为其乡贤已佚著作,或虽有刊本但流传不广著作及其自著数种。内容博杂,理学、考证经史,以及诗文论著

  • 石门诗集

    一卷。(一名霞居集)明高縠撰。高縠,字宗臣,号石门,又号髯仙,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生卒年不详。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少谷郑善夫居鳌峰北,从之游者九人,乡党目为十才子。高縠居首,傅汝舟次之。是集卷首

  • 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尚书涉传

    四卷。清戴祖启撰。本书卷首有朱珪的序,书后有其门弟子的跋。书名为“涉传”,是取《史记》涉《尚书》以教之意。此书专门注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仍缺《益稷》、《顾命》、《康王之诰》三篇。所采多马融、郑玄、

  • 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九卷,朱贾宪(生卒年不可考)撰。《宋史·艺文志》载贾宪撰《黄帝九章算法》九卷,今已夫传。与贾宪同时期王洙(997-1057)说:“近世司天算楚衍为首,既老昏,有弟子贾宪、朱吉著名。宪今为左班殿直,告隶

  • 西轩效唐集录

    十二卷。明丁养浩(1451-1528)撰。丁养浩,字师孟,别号西轩,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行人,擢御史,官至云南布政使。著有《西轩效唐集录》。是集凡十二卷,诗八卷,

  • 大藏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别称,《宋高僧传》等称之。详见“一切经音义”。

  • 历代赋格

    十五卷。清陆葇(1630-1699)编。陆葇,原名世枋,字义山,一字次友,号雅坪,浙江平湖县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管内秘书院典籍。召试“博学鸿儒”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分纂《明史》。后奉命值南书

  • 春秋明志录

    十二卷。明熊过(详见《周易象指决录》)撰。此书辨驳《公羊》、《穀梁》及胡安国《春秋传》之失,尤其攻击《左传》一书。如隐公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熊氏认为是“郑庄公欲离宋党,故以赂饵

  • 周易精义

    四卷。清黄淦撰。淦字纬文,号绮霞,浙江杭州人,乾隆时举人。其著述有《七经精义》,《周易精义》为其中之。此书不列经文,不解章句,只就各家之说分条列举,亦不参杂己见。所集各家大体以宋儒为主。其友萧山王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