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二百三十二种。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辑。清乾隆时辑成的《四库全书》,最初分抄七部,分别贮于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和文澜阁七处,因全书卷帙繁浩,除御敕刊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辑一百三十八种)外,全书长期未能印行。且清末至民国战乱频仍,七部《四库全书》抄本有的已毁于战火或散失无存,于是保存古籍刊印全书的呼声日高,但都因时局动荡、财力不继,未能果行。民国二十年代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为保存珍本古籍并使能公之于世,乃选取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部分珍本印成一编,名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该书经部有易类二十七种、书类三种、诗类六种、礼类三种、春秋类十二种、五经总义类五种、四书类一种、乐类一种、小学类四种。史部有编年类一种、纪事本末类二种、别史类一种、诏令奏议类二种、传记类二种,地理类三种、职官类三种、政书类二种、目录类一种、史评类二种。子部有儒家类四种、兵家类一种、医家类三种、天文算法类三种、术数类十二种、艺术类二种、谱录类一种、杂家类五种、类书类三种。集部有别集类一百零五种、总集类十种、诗文评类二种。具体书目可参阅《中国丛书综录》。现代《四库全书》已全部刊行问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只能作为一部附属小丛书供学人参阅。有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934-193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其后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又陆续编印了第二至第十二集,连同别集共十三集。第二集至第十二集及别集所收具体书目可参阅原书。

猜你喜欢

  • 隶续

    二十一卷。宋洪适撰。洪适,详见《隶释》条。洪适编撰了《隶释》以后,又陆续得了很多碑文,于是又仿照《隶释》体例,编撰成篇,名曰《隶续》。宋乾道四年(1168)先刻十卷;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又为其刻

  • 两苏经解七种

    四十一卷。宋苏轼(详见《易传》)、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编收录了苏轼书两种:《东坡先生易传》九卷,此书申王弼之说,多切人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

  • 墨隐斋法帖

    八卷。清孔继涑书孔昭薰刻。嘉庆二十三年(1818)勒成。孔昭薰为孔广廉之子,孔继涑之孙,孔氏三代皆刻帖。此帖比孔广廉所刻孔继涑书为多。孔继涑得张得天所传笔法,悬臂作书,即使蝇头小字,也必悬臂书之。有曲

  • 颐庵文选

    二卷。明胡俨(1361-1443)撰。胡俨,字若思,江西南昌人。洪武二十年(1387)以举人授华亭(今上海松江)教谕。建文初,迁桐城知县。永乐初,擢翰林院检讨,与解缙等同直内阁,迁国子祭酒。兼翰林侍讲

  • 中庸臆测

    二卷。清王定柱(详见《大学臆古》)撰是书首叙钦定《礼记义疏》御案一则,认为在朱子《章句》外,郑注孔疏,都不可废。次为自序,认为《章句》以后,鸿儒代兴,拾遗补缺,新机逐引,不可尽灭。是书分章或从郑孔,或

  • 周易对卦数变合参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书说朱熹不懂《易》中“十年”、“三年”、“七日”、“八日”之旨,以及讼卦九二爻辞“三百户”之数。乃撰此书以明之。其方法是附会反对卦。如屯蒙为反对卦,以二卦合,屯居下蒙居上,屯二爻为

  • 云翁自订年谱

    一卷。清王楚堂(1770-1839)自编。楚堂字授方,号云榭,晚年自号云翁,浙江仁和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历任甘肃罗平知县,宁夏同知,福州、邵武、泉州知府,云南布政使,大理寺卿,仓均侍郎等官

  • 东越文苑

    六卷。明陈鸣鹤撰。鸣鹤字汝翔,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生卒仕履均不详,约生活于天启(1621-1627)崇祯年间(1628-1644)。该书是一部记叙福建文人事迹的专著。时间上起唐代神龙年间(705-

  • 溯洄集

    十卷。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一号昆林,直隶柏乡(今唐山一带)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由庶吉士授工部给事中、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自入谏垣,前后上百余

  • 记过斋藏书

    七种,三十九卷。清苏源生(详见《大学臆说》)撰辑。是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为自撰辑书,包括《记过斋赠言》一卷附《言行略》一卷《崇祀乡贤录》一卷、《记过斋文稿》二卷、《贞寿堂赠言》一卷(辑)、《师友札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