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解琐言

四书解琐言

四卷。补编 一卷。清方祖范撰。祖范字香宇,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是书首有汤运泰序及祖范自序。大旨在订正集注,旁及元明诸儒,以至近代毛西河、王己山之说,均能确指其失,所诂义理多精核,考核典故也能折衷于是。自创新解者如谓“三以天下让”,“三”字疑是“正”字之讹;“山梁雌雉章”非缺文,乃错简。凡此诸条,均见读书得间。全书多有独到之处,固非其他掇拾陈腐、一知半解者可比。该书有道光元年(1821)刊本。

猜你喜欢

  • 历代名贤确论

    一百卷,作者不详,但在此书前面,有明人吴宽写的序言,在序言中,他称书中对名贤的论述,都出自唐宋人之手,而且散见于这些人的文集中,由于这些评述过于零散,不便于查阅,所以他对其整理编纂,辑成此编,以便观览

  • 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五种

    十九卷。清万斯大(1637-1683)撰。万斯大字充宗,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是黄宗羲誉之为“浙东门风之雄,莫过万氏”的万泰第六子,万斯同之兄。沉酣经学,穷日夜、忘寝食者十余年

  • 孝经述注

    ① 一卷。明项撰。,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年间(1368-1398)为按察司佥事。(据《江西志》)该书用古文《孝经》本。其诠释之文不务为深奥之论,而是循文衍义,按章标目,词意颇为简明,可谓经家不

  • 练兵实纪

    九卷。杂集六卷。明戚继光撰。《明史》本传载,隆庆二年(1568)至五年(1571)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此书乃载其练兵实效,与《纪效新书》有同有异。同者,练兵之原则。异者,情

  • 仪礼训解

    十七卷。清王士让撰。士让,福建安溪(今属福建)人,官至蕲州通判。书首有官献瑶、吴绂、张源义、张寿祺诸人序。张寿祺序称:“先生治《仪礼》故具稿,至是又益之,后六易稿,成,编曰《仪礼训解》”,足见王氏用力

  • 酬物难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其立名本之韩非“说难”,皆以阐明心学为旨。其首篇末云:“迹其意之所来,道其往之所止,明通而通,力极而极,势驻以驻,详于参伍之变,因于性情之宜。以此七语,别为七篇,

  • 岭南客对

    一卷。旧本题粤西舜山子撰,不著姓名。因其书中记有王守仁事迹,故四库馆臣疑其人为嘉靖、隆庆以后人(《四库提要》)。其书记粤中猺(今作瑶)、撞(今作壮)人啸聚山林,劫掠过往商贾,为居民旅行之害,官府无力禁

  • 春秋穀梁传徐氏注

    一卷。晋徐乾撰,清马国翰辑。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禘梁传》徐乾注十三卷,下注云:“乾字文祚,东莞(今山东诸城)人。”杜佑《通典》也说,徐乾,晋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中太学博士

  • 五教法

    [孙]子曰:“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故曰五教:处国之教一,行行之教一,处军之[教一,处阵之教一,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一。处国之教奚如?曰……孝弟良,士无壹乎?虽能射不登车。是故善射者为左,善御者为御

  • 太古遗音

    无卷数。明杨抡(生平见《伯牙心法》)撰。此书卷首有四言赞一篇。其中有上古琴样一篇,从伏羲、神农直至明代刘伯温共三十四人,每人所用琴皆绘有图,实无根据。又绘钟子期之像,而以自己之象绘于钟子期像之旁,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