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求是

四书求是

① 十六卷。清王余英编纂。余英字菊潭,山东福山(今山东福山)人。官湖南知县。是书首有邓显鹤、陈运镇二序,有余英自作凡例及题辞。大旨重释典制,不遗义理,典制必据经传,不取凭臆独断之说,合者从之,不合者置不辩。自谓所采取者,孙夏峰《四书近指》,顾亭林《日知录》,陆清献《松阳讲义》,阎百诗《四书释地》、《潜邱札记》,李文贞《四书札记》、《榕村语录》,全谢山《经史答问》,江慎修《乡党图考》、《群经补义》,惠定宇《九经古义》、《禘说》、《明堂大道录》,张惕庵《四书翼注论文》,赵鹿泉《四书温故录》,因理衷《四书典故辨正》为多。是书不偏主汉宋,以是为的,唯涉览尚嫌未博,不少遗珠,摭拾殊欠折衷。该书有嘉庆十八年(1813)刊本。② 五卷。清苏秉国撰。题曰求是,取汉河间献王“实事求是”之意。书首有汪椿及汪廷珍序,专为《论语》而作。秉国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各有自题,书分《论语》二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一卷,大旨以先儒所注或未确实,不得不辨;旧说可从及后来解义独得者,当并述。文字转写讹羡有可考者及所当存疑者,也不得略。书中“贤贤易色”,用颜师古说,“贤贤尊尚贤人,易色轻略于色”,分为二事。“民免而无耻”,谓“免”即“免于刑戮,免于罪戾”之免,乃政刑之实效。“有妇人焉”,谓“妇”为“归”字之讹,古谓死人为归人,盖虢叔。“郑声淫”,谓“郑”字非国名,郑声乃繁声。凡此诸条均确不可易。其书虽不尽释全经,而阐发多关精要。《论语》自题署嘉庆庚辰,《大学》、《中庸》、《孟子》自题署道光元年。该书有道光元年(1821)刊本。

猜你喜欢

  • 南北史表

    五卷。清周嘉猷撰。周嘉猷,字两滕。是书卷一至卷五为南北史世系表,卷一起自东莞刘氏至太原孙氏,卷二起颍川荀氏迄谯郡夏侯氏,卷三起京兆章氏迄范阳卢氏,卷四起赵郡李氏迄安定牛氏,卷五起夏赫连氏迄北淳沮渠氏。

  • 新曲六种

    十二卷。清夏纶(1680-1753)撰。夏纶字言丝,又字惺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诸生。本书又名《惺斋六种》,所收六种传奇皆三十二出。其一是褒忠传奇曰《无瑕璧》,取材于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写铁铉

  • 西山读书记

    六十一卷。南宋真德秀(详见《大学衍义》)撰。据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西山读书记》共有甲、乙、丙、丁四记。《甲记》言性理,兼及治道,出处。大抵本于经史格言,而述以己意。宋元之际,仅有《甲记》

  • 龙图公案

    十卷。不题撰人,成书于明代。公案小说,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故此书题《龙图公案》,又俗称《包公案》。考书中故事,除卷五《割牛舌》一则见于《宋史》、可证为包拯断案

  • 六书部叙考

    六卷。清吴玉搢撰。参见《说文引经考》。相传此书手稿旧藏铁岭黄海长家,凡六卷,分十二类。海长去世,后半三卷展转归山阳邵氏。此后三卷存饮食、衣服、宫室、器用、动物、植物六类,末附存疑。是书专考六书部叙,博

  • 秀山志

    十八卷。清陈罽撰。陈罽,字如亭,安徽贵池人。秀山距池州府城西七里。山峰峻峭,岫壑玲珑。望之蔚然而深秀。《秀山志》贵池先哲遗书本,共十八卷。首图。次古迹。次实录。次封制。次兴修。次传记。次艺文。次诗集五

  • 江苏海塘新志

    八卷,清李庆云撰。李庆云,曾任总办。《江苏海塘新志》光绪十六年(1890)印行本,共八卷。首为图,次为表,次奏疏,次形势,次修筑,次材工,次财用,次善后。江苏省沿海塘工,为人民生计利害所关。在清光绪中

  • 西堂乐府六种

    清尤侗(1618-1704)撰。尤侗,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艮斋,江南长洲(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八年(1635)录为生员,其后五试不第。顺治五年(1648)以贡生授永平府推官,因鞭挞旗丁被免职,只任职三

  • 楚辞心解

    一卷。清江中时(生卒年事迹不详)撰。版本有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楚辞书目五种》称乾隆二十五年,此年为庚辰,二十九年为甲申,不知孰是),日本大阪大学藏(怀德堂文库旧藏)。

  • 鹤林类集

    无卷数。明郭本中、步履常(二人生卒年均不详)同编。郭本中、步履常二人均为道士,他们撰此书主要是叙述其师周玄真的灵异之事。周玄真,字元初,吴县人,居玄妙观,世传其祈祷等颇有灵验,所以当时文士多以诗文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