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参同契解

周易参同契解

三卷。南宋陈显微(生卒年不详)撰。陈显微,字宗道,号抱一子。淮阳(今河南省)人,临安佑圣观道士。撰有《周易参同契解》、《玄圣篇》、《显微卮言》、《神仙养生秘术》、《文始真经言外旨》等。前人研究《周易参同契》者,或以内丹解,或以外丹注。主内丹者认为乾坤是自身的天地,坎离为自身之日月,以神运自身精气结而成丹。主外丹者强调乾坤鼎炉,运火炼烧五金八石之类而求汞铅真宝。五代后蜀彭晓撰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他于前序中说,魏伯阳得《古文龙虎经》(即《金碧古文龙虎上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因自觉未尽纤微,又作《补塞遗脱》一篇,继演丹经之玄奥。彭晓还制有《明镜图》,以明《参同契》之旨。陈显微认为彭晓注本是诸注中的善本,所以他据彭晓所述,常引《金碧古文龙虎经》之语解《周易参同契》。据陈显微自序,他认为一物一身为一乾坤,而人的一身,阴阳、性命、魂魄、寤寐、动静、生死之类都是由一而生二;认为修金丹是返本还元归根复命之妙道,丹是会乾坤、交坎离、簇阴阳、合男女使二者又变而为一。以至九宫、八卦、七政、六位、五行、四象、三才之生于二,而又都归于一,然后会于丹。认为金是五行之极数,五行相生至金而极。即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最后生备有五行之气。认为金之为宝,熔之得水、击之得火,其柔象木,其色象土,水火土木四种性质俱备,所以历万年而不朽,经百炼而更坚,是刚建纯阳的至宝。天得纯阳,所以称乾为金,一得纯阳叫金丹,神得纯阳叫金仙。认为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修炼金身不坏之体就是此道。后世道学者对此书极为推重,多将其与彭晓注本相比较而评说,郑伯谦认为彭晓本其注文虽详,而真机尚隐。称当时俗解以旁门附会,视彭益舛,贻误后学,不足以观。认为陈显微本训解“言入微而义释,辞不费而理彰”(见此书《原序》)。王夷认为彭晓本只有“首《序》与《明镜图》得魏公之旨。”而陈显微之解“犹《春秋》之有《左传》,又得杜预为之解也。”(见此书《后序》)清代学者称此书诠释详明,在《参同契》诸注中尤为善本,是尽言内丹的一家。近代学者研究《参同契》也多以此书为参考典籍。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本。

猜你喜欢

  • 韵字急就篇

    十卷。清迮鹤寿、沈懋德同撰。鹤寿(1773-1836)字青崖,号兰宫,江苏吴江县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官池州府学教授。尚著《齐诗翼氏学》、《夏殷周九州经界疏证》、《九州分土疏证》、《蛾术编注

  • 重订空山堂诗志

    六卷。清牛运震(详见《诗志》)撰。运震著《空山堂诗志》八卷,见解颇新,书成“山左学者争相传诵,遂遍海内”(贺氏刊本跋语),后因书版久漫漶,安德(今辽宁朝阳县)田昂重刊之。昂以为,运震之书,专剖诗意,故

  • 少岷拾存稿

    四卷。附《司徒大事记》。一卷。明曾玙撰。曾玙,字东玉,号少岷山人,四川泸州人。生卒年不详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建昌府知府。宸壕之叛,玙率属引兵从王守仁破贼,收复南康。是书隆庆辛未(1571)由

  • 春秋讲义

    四卷。宋戴溪(详见《续吕氏家塾读诗记》)撰。此书为经筵讲稿。宋理宗开禧年间,戴溪为资善堂说书,再转为太子詹事。时景献太子命类《易》、《诗》、《春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各为说以进,《春

  • 华夷译语

    一卷。明火源洁(生卒年不详)奉敕撰。火源洁系蒙古人,洪武时(1368-1398)官翰林侍讲。钱曾《读书敏求记》作“史源洁”,误。此书成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刘三吾序云:“元初未制文字,借高昌之书

  • 鹿樵自叙年谱

    二卷。清张大镛(1770- 1838)自撰。大镛字声之,号鹿樵。江苏昭文(今常熟)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山西河东道等职。工书画,著有《河东从政录》、《师善录》、《

  • 冬游记

    一卷。明罗洪先(1504-1564)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属江西省)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觉其甚好,欲拜王守仁为师,因其父反对乃罢。于是拜同邑人李中为师,传习王学。嘉靖八年(152

  • 三益斋离骚注

    一卷。清贺性灵(生卒年事迹不详)撰。贺性灵,号诗樵,河南汲县人。本书扉页题《离骚经》三字,边题“古汲郡三益斋贺氏读本”,正文之外有咸丰九年(1859)张燮承的序及贺氏的跋文。其体例是以每韵为单位,引原

  • 孝经六艺大道录

    一卷。曹元弼撰。曹元弼江苏吴县(今吴县)人。官至内阁中书。是书仅《述孝》一篇,推原孝出于天性,亲者天性,严亦天性。人之性既亲严其父母,顺而推之,可以无所不亲,无所不严。无所不亲之谓爱,无所不严之谓敬。

  • 都是春斋文集

    八卷。清张佑(生卒年不详。)撰,张佑字干伯,别字春洋子。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人。此集由作者自作弁言。四十四岁以前作品由同年友岳震川删存;四十五岁至六十一岁作品由宗弟张屏山删存;六十二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