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听古楼声学十书二种

听古楼声学十书二种

四卷。清时庸劢撰。时庸劢,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庸劢潜心声韵学,折衷清王念孙、段玉裁、严可均、姚文田、孔广森、苗夔、朱骏声、张惠言诸家学说,分古韵二十部。推崇戴震、孔广森阴阳对转说。拟仿顾炎武《音学五书》体例,著《音学十书》:《声谱》、《声说》、《声部》、《声正》、《声表》、《均析》、《均通》、《均衷》、《均汇》、《均剩》。不过仅刊行前二种。《声谱》二卷刊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此书根据古韵二十部安排以《说文》为主的谐声字一万三千九百一十六个,一千一百四十八声。二十部次序为阳声十部:一阳、二东、三冬、四蒸、五青、六真、七文,八元、九侵、十炎(谈);阴声十部:一鱼、二侯、三幽宵、四之、五歌支、六至、七微、八祭、九挚、十。此书主《说文》,但不囿于《说文》。时庸劢特别注重辨析《说文》的谐声字,间采古器铭文以辩正许说之不合古者。但此书仍有不少地方存在着承袭相沿之误。《声说》二卷刊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此书在辨析文字形体结构的同时兼考其古声。书对《说文》中谐声有疑误的四百余字进行详细考辩,据文字形体以求其声,也按古韵二十部安排。字下兼收许慎、徐谐、顾炎武、江永、钱大昕、段玉裁、朱骏声、王筠、吴大澂等人之说,断其是非。除了对经传异文,同谐声之字参互比较考辩外,并能兼采彝器铭文以正字形相传之讹。此书所考大部分言之有理,但也有少数地方仍为《说文》所拘,或受材料限制,所说仍不可信。《听古楼声学十书二种》目录:《声谱》二卷,《声说》二卷。有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忠贞录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

  • 屏南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沈钟纂修。沈钟,号鹿坪,江南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康熙举人。乾隆元年(1736)任屏南县知县。建置经营,心力交瘁。罢官后囊中空空如洗。时有政名,以廉著称。沈钟任县令后,立意修志,几经

  • 清秘述闻

    十六卷。清法式善(1753-1813)撰。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内务府正黄旗。原名运昌,高宗为其改名法式善,即满语“勤勉”之意。曾筑梧门书屋,学者又称梧门先生。乾隆四十五年(1780

  • 彭椒岩诗稿

    二十二卷。清彭开祐(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彭开祐,字孝绪,号椒岩,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武冈州知州。此集有《瞻云稿》、《游琴稿》、《一螺稿》各六卷,《

  • 缙云文集

    四卷。宋冯时行(约1131前后在世)撰。冯时行,字当可,号缙云,恭州壁山(今四川巴县)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初进士。绍兴五、六年间为丹稜令。以奉礼部召对,力言和议不可信,忤秦桧,出知万州,不久罢职。桧死

  • 春秋说

    ① 三十卷,附录三卷。明王寝大撰。寝大字幼章,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崇祯丁丑(1637)进士。寝大认为,“《春秋》本《鲁史》原文,孔子修之,盖笔削史文以见义”(《春秋说序》,《续文献通考》卷一五四),

  • 万卷楼遗集

    六卷。明丰坊(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坐法避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其博学工文,家藏书万卷,故有“万卷楼

  • 突星阁诗钞

    十五卷。清王戬(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王戬,字孟谷,湖北汉阳(今湖北武汉)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四十七年(1708)副贡生。与同邑李以笃、彭心锦、文师鸿、江颖齐名,时称“汉阳五家”,他博学,工诗及

  • 纂文

    三卷,南朝宋何承天撰。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北)人。武帝(刘裕)起兵,为参军,出补宛陵令,累官尚书殿中郎兼左丞,复出为衡阳内史。因事下狱,赦免后除著作佐郎,与修国史。元嘉十九年(

  • 苍崖子

    无卷数。明朱健(生卒年不详)撰。朱健字子强,进贤(今属江西省)人。天启元年(1621)举人,授邵武推官,坐冤诬死。朱健博文强记,与其弟给事中朱徽,晨夕淬励,期以著作名当世。“时人尝以二朱比之宋之轼、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