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含山县志

含山县志

①三卷。明牟蓁修,蒋椿等纂。牟蓁,字龙崖,四川巴县人,进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来任含山县知县。含山志旧附于《和州志》,明正统六年,一修于朱沅,正德十三年,再修于黄标,嘉靖七年,三修于易鸾。牟蓁来任知县,因创议重修,延蒋椿统其事,肇始于嘉靖三十四年,阅半年而讫其编。此志仓卒成编,其考证未周,分门别类冗滥。含山自建邑以来,分合不常,此志沿革一门,乃不能详其因革。其纪方言,徒托空论,纪事亦杂乱无序。有明嘉请三十四年(1555)刻本。②三十卷。清赵灿修,唐廷伯、唐廷对纂。赵灿,字锦涧,山东博兴县人,举人,康熙二十二年来任含山县知县。唐廷伯,邑人,贡生。含山志,自明嘉靖三十四年牟蓁纂修后,迄清顺治八年,朱长泰重加修辑之。赵灿来任知县,设局于环峰书院,延唐廷伯主其事,三月而全志告竣。此志卷一为图考;卷二为建置沿革;卷三为星野;卷四为疆域;卷五为山川;卷六为风俗;卷七为城池;卷八为户口;卷九为田赋;卷十为物产;卷十一为职官;卷十二为公署;卷十三为学校;卷十四为选举;卷十五为祠祀;卷十六为丘墓;卷十七为古迹;卷十八为名宦;卷十九为人物;卷二十为孝义;卷二十一为列女;卷二十二为流寓;卷二十三为仙释;卷二十四至三十为艺文。此志体例较为严整,叙述简约。于建置沿革一门,考证博详。此志对于古迹有可疑者,皆加按语,亦称有见。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猜你喜欢

  • 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鸣,祖已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

  • 越谚

    三卷。附《越谚剩语》二卷,清范寅撰。寅字啸风,别号扁舟子,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卷首为光绪四年(1878年)范氏自序,次为凡例总目。卷分上中下。上卷为语言,内分述古、警世、引用、格致、借喻、古验、谣

  • 黄叶村庄诗集

    十卷。清吴之振(1640-1717)撰。吴之振,字孟举,浙江石门人。康熙时以贡生授中书科中书。家有名园叫黄叶村庄,因自号黄叶村农,勇于为善,受乡人称许。家中藏书多秘本,曾与吕留良选《宋诗抄》一百六卷,

  • 红雪词

    二卷。《诗余》一卷。清冯云鹏撰。冯云鹏,生平籍里均不详,与袁枚为文字交,约乾隆,嘉庆时人。袁枚八十岁题《红雪词》称“冯君善作短长吟,不在词深在意深。奇艳能惊才士胆,笑啼都入美人心”。今观其词,题材甚窄

  • 印薮

    六卷。明顾从德撰。顾从德字汝修,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搜罗古印,摹刻成谱。首先是尚方诸玺(尚方是秦汉以后制办宫廷器物的官属)、其次是官印、再次是私印。皆按四声部分排,检索很方便。凡

  • 南北史表

    五卷。清周嘉猷撰。周嘉猷,字两滕。是书卷一至卷五为南北史世系表,卷一起自东莞刘氏至太原孙氏,卷二起颍川荀氏迄谯郡夏侯氏,卷三起京兆章氏迄范阳卢氏,卷四起赵郡李氏迄安定牛氏,卷五起夏赫连氏迄北淳沮渠氏。

  • 高明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于学修,黄之壁纂。于学,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监生,知县,康熙二十二年(1684)任。旧志始于嘉靖间,康熙八年(1669)县令鲁杰复修,十一年(1672),清朝廷诏令所在有司各辑

  • 唐宋白孔六帖

    见《白孔六帖》。

  • 焦弱侯问答

    一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潘曾纮编。焦竑曾从学于耿定向,又与李贽是好友,因此思想观点也倍受他们的影响,尤其是李贽对焦竑的影响最深。李贽极力诋毁孔子,提出“非孔”的口号,因此焦竑在此书中,便极力

  • 比丘尼传

    四卷。梁代释宝唱撰。宝唱生平事迹详见《慈悲道场忏法》条。《比丘尼传》一书,略称《尼传》。是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附见五十一人的传记。所记大多为江浙地区之人,中原和边远地域的人很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