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同文韵统

同文韵统

六卷。清和硕庄亲王允禄领衔,实出于广慈国师章嘉胡土克图之手。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书撰作是为了拿梵文字母及西番字母与华文字母比较,论证其本同源。乾隆命章嘉胡土克图“考四番本音,溯其渊源,别其同异,为之列以图谱,系以图说,辨阴阳清浊于希微查渺之间,各得其元音之所在”,以“破拘墟之曲见”(卷首乾隆序言)。“发明等韵源流,则中华字母反切之法有以知所自来”(卷首庄亲王“奏议”),也就是要说明汉语的字母及反切之法来自西番和天竺,表明华梵虽殊,实为同文,所以称为《同文韵统》。卷首为天竺字母谱,凡音韵十六字、翻切三十四字。次为天竺音韵翻切配合十二韵,以字母音韵十六字翻切三十四字,错综相配成一千二百一十二字。次为西番字母配合十四谱,其字母凡三十,天竺所有者二十四,所无者六,六母所生之字凡四百三十四个。次为天竺西番阴阳字二谱,各分阴、阳、可阴可阳、可阳可阴四例。次大藏字母同异谱,以钦定天竺字母为经,以僧伽波罗等十二家所译字母为纬,以互证其分合增减。次为华梵字母合璧谱,凡十二谱,分列十二个韵类,则中西诸音、新旧诸法,一一条贯,集厥大成焉。一图之内横列声母代表字,声母之下,再分开齐合撮四栏,栏中列声韵相拼之字,字下注切语。图中只列平声字,以平赅上去声。不留入声,入声并入舒声。李新魁《汉语等韵学》说:“从此书所列的图谱中,我们可以窥见清代语音系统的某些特点,如第十谱后有注云:‘按《音韵阐微》,支微齐三韵规字等三十一音,韵谱例属撮口呼,今皆读作合口呼,故并为合口一谱。开口、齐齿规韵无字,碑披眉入支韵齐齿呼,收声伊字;陪字入灰韵合口呼,收声歪字。然常言则皆作规韵开口呼。裓刻等字,本登韵入声,方言或读作规韵,《字典》合为一谱’。由此可见,‘碑披眉陪’等字,当时的一般口语已读为〔ei〕音(即规韵的开口呼)’‘裓刻’等字有些方言也读为此音。这些,都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这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书有殿刊朱墨本。

猜你喜欢

  • 古今图书集成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一万卷。清陈梦雷(1651~1741)原编。清蒋廷锡(1669~1723)等奉敕校勘重编。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年号松鹤老人。福建闽侯人。康熙年间进士,受编修。为康熙第三子诚

  • 英夷入粤纪略

    二卷。未著撰人。书约成于道光二十四年-二十五年(1844-1845年),记事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赴粤禁烟,止于二十四年(1844年)耆英到粤办理善后,主要内容记载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一年(

  • 周易大义图说

    二卷。清郑凤仪撰。凤仪字南荣,原名豹文,浙江萧山人,乾隆举人。此二卷,上卷载图四篇、说三篇,下卷载图说九篇,末附修道堂月课张之槎课卷一首,及郑氏自作纪梦诗一首。卷首有汪廷珍序及自序各一。全书不过两万言

  •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二十卷。宋薛尚功(生卒年不详)撰。尚功字用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中(1131-1162)以通直郎佥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善篆籀,尤好金石文字。是书著录自夏至汉钟鼎彝器五百一十件,不言诸器之体制,

  • 再广历子品粹

    十二卷。旧本题明汤宾尹(生卒年不详)撰。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及《再广历子品粹》等。《明

  • 国朝学案小识

    十五卷。清唐鉴(1778-1861)撰。鉴字镜海,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谥确慎。鉴潜研性道,笃信程朱之学。该书以陆清献、张杨园、陆桴亭、张清恪为正宗,汤文正

  • 涌幢小品

    三十二卷。明朱国桢(1558-1632)撰。朱国桢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平涵居士,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人。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与魏忠贤相忤,休致还家,著有《皇明史概》、《大政记》、

  • 迎霭笔记

    二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记载了作者游历鄂、蜀的见闻,还记述了有关诗话、药方等方面的内容,较为杂乱。其中药方很多是摘自清代学者陆以《冷庐杂识》一书中,另外此书中还有一些考证与考据,有较大参

  • 崇祯五十宰相传

    一卷。清曹溶(1613-1685)撰。曹溶字洁躬,号秋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后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文,除本书外,尚著有《静惕堂诗集》、《粤游

  • 汲古编

    四卷。不著撰者姓名。其书杂抄古事。分为七十三门。内容舛误很多。如伊尹耕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三聘就汤,阿衡作相。此事应列于名臣类中,而列于忠烈门中,与程婴、公孙杵臼相连。每门之末,必留数页空纸,似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