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合肥县志

合肥县志

①二卷,明胡时化修,魏豫之等纂。胡时化,原名胡权,字龙汇,浙江余姚人,进士,明隆庆五年(1571)来任合肥县知县。魏豫之,合肥县儒学教谕。郡守张大忠,欲更新郡志,下檄诸邑,采撷故典。时合肥县知县胡时化于隆庆五年开馆创修,延魏豫之主其事,越年春而成书,至万历元年(1573)始刊行。此志都为上下两卷,为目凡二十有六,首列邑纪,次为星野表,为疆域表,为秩官表,为人物表,为山川志,为风俗志,为创设志,为食货志,为学校志,为祀典志,为祥异志,为艺文志,为名宦传,为卓行传,为宦达传,为武勋传,为贞烈传,为儒林传,为文苑传,为隐逸传,为侨寓传,为释道传,为方伎传,为外传,而以杂考列之卷末。此志分列目类,颇异他志,疆域、秩官、人物皆以表纪之,或条分缕析,了然在目,或年经事纬,秩序井然。此志以四境为纲,以详其脉络,凡此之类,皆较他志为有体,其不足之处,缺少考证。有明万历元年(1573)刻本。②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左辅纂修。左辅,江苏阳湖人,赐进士出身,嘉庆五年来任合肥县知县。合肥县志,始于李大东、唐錡《两宋志》,然皆已散失,至明万历元年,县令胡时化复创修之,至清康熙十八年、三十六年复两修之,雍正八年(1730),令赵良墅复加重修。嘉庆五年(1800),左辅来任知县,适国家纂修三通,奉部檄令,郡县修志,于是据雍正志增补考订,经始于嘉庆七年(1802)之春,于九年志成刊行。此志凡三十六卷,定图、志、表、传为四纲,设类凡二十有五,虽分目,颇病驳杂,然职官、选举两表,皆本年经事纬之法,井然有序。其舆图用比例开方之法,皆能刊除俗体,悉归雅正。有清嘉庆九年(1804)刻本、民国九年(1920)王氏今传是楼据集虚草堂藏本影印、1961年石印本。③八册。清佚名纂。此志不分卷,共八册,册多者八十余页,每页骑缝皆盖有县印,不著纂修姓氏,亦无叙例,志中各门记事皆叙至同治为止,惟选举志有叙至光绪二年,为同治、光绪间所修。各册目录有舆地志、河渠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类志。此志艺文志一门中,载录经史集三部,间有简单提要者,多标出处。摭记一目,博采历代史书典籍,以供参考。此志各门叙述有法,子目颇为完备,其纂辑者非寻常手笔。有清光绪间抄本。

猜你喜欢

  •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

  • 章氏遗书

    三十卷。《外编》十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校记》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

  • 丰清敏遗事

    一卷。宋李朴(1063-1127)撰。李朴字先之,虔州兴国(今属江西)人。绍兴中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本书记载宋大臣丰稷遗事。丰稷字相之,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屡著谠论,时称名臣,卒后谥清敏。李朴为

  • 海门先生集

    十二卷。明周汝登(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周汝登,字继之,又字海门,浙江山乘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累官南京尚宝卿。著有《东越证学录》、《圣学宗传》。是集为周汝登诗文集。凡十二卷

  • 周易三极图贯

    八卷。清冯道立撰。冯道立字务堂。东台人。咸丰元年(1851)举学廉方正。还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此书所说三极,即天极、地极、人极。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地、人、万事万物的规律,因此凡是过

  • 河洛真传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说称,天地十二会真数不出五十五,可惜陈抟、邵雍均未发明,因此推衍天地五十五数图。卷末又附加有河洛真传说数页,辨蓍短龟长之说,谓礼《记》云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原龟筮并重。朱子

  • 思兰堂诗集

    五卷。清曾纪元(生卒年不详)撰。曾纪元字竹麟,湖南湘潭人,清末时在世。此集为曾纪元卒后,其子广武取纪元手稿编次,由王闿运勘订梓行。卷首有王闿运《序》,称“纪元幼时下笔成章,其材志不可限量,以为必有大成

  • 史记蠡测

    一卷。清林伯桐撰。林伯桐。番禹(今广乐番禹)人,字桐君。号月亭。嘉庆时中举人,并授德庆州学正。卒于官。卒年七十岁。治经学宗汉儒。践履则服膺朱熹。著有《毛诗通考》、《毛诗识小》、《古谚笺》、《冠昏丧祭仪

  • 黉祀纪迹

    十卷。清康伟然撰。康伟然字中江,漳州(今属福建)人。由拔贡生官罗源县教谕,迁兴化府教授。生卒年不详。本书是为文庙(亦称黉庙)中从祀孔子的诸儒所作的传谱,后附春秋祀典,礼乐器图。书成于雍正五年(1727

  • 康熙字典

    四十二卷。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命大学士张玉书(1642-1711)、陈廷敬(1639-1712)与翰林院官员共三十人合撰,历时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成书,原名《字典》。其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