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田县志

古田县志

八卷,清辛竟可修,林咸吉、蓝孙璿纂。辛竟可,曾任古田县知县。古田志乘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刘日阳。三十八年王继祀再修。崇祯六年杨德周三修。辛竟可任县令后,以志乘又一百五十余年未修,故尽力而纂成此书。乾隆十六年(1751)刻印。共八卷,分为:卷一,星野、建置、疆域;卷二,城池、公署、山川、风俗、物产、水利;卷三,户口、赋役;卷四,学校;卷五,坛庙、兵制、职官、名宦;卷六,选举、人物;卷七,寓贤、孝义、文苑、乡行、隐逸、艺术、列女、释老、艺文;卷八,古迹、祥异、杂记。兹篇颇为详审,文字流畅,考证广博,远较旧志为强。其诗文附列各门,艺文则专载著述,亦具卓见。

猜你喜欢

  • 书法正传

    十卷。明冯武(1627-?)撰。冯武号简缘。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清代书法名家冯班之从子。康熙四十六年(1707)八十一岁,馆于苏州缪日芑家,为其述此书。此书专论正楷之法,书前有冯武自序,次为凡例八条

  • 平遥县志

    十二卷。清恩端修,武达材、王舒萼纂。恩端字子严,镶白旗汉军人,出身监生,光绪五年(1879)任平遥知县。武达材字子栋,文水人,赐进士出身,即用知县。王舒萼字韡堂,灵石人,进士出身,曾任户部主事福建司行

  • 桂林点易丹

    十六卷。明顾懋樊撰。懋樊字霖调,仁和(今浙江余杭)人。他自题桂林,是举他所居之地而言。崇祯中副榜贡生。科分不详。此书前面有其父《七宝山解易影》多则,还有《诸儒姓氏考》一卷,罗列从周代到明朝的几百《易》

  • 康谷子集

    六卷。明刘养微(约1497前后在世)撰。刘养微字敬伯,广济(今湖北)人(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亦无从考证。蓍有《康谷子集》。本集共六卷,前三卷为乐府及诗,四卷则为说铃及自谱四则。“其诗宗李梦阳,而才力薄

  • 三影阁筝语

    三卷。清张云璈(1749-1829)撰。云璈字仲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年间举人,官湖南安福知县,后调湘潭,治湘潭五年,政绩显著,人称“张佛子”、“张青天”。归后以著述自娱,或登山玩水,或与诸文

  • 鹰论

    二卷。意大利利类思(1606-1628)纂译。利类思,意大利传教士,1637年来华,译有《超性学要》等书。清初康熙年间,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养鹰放鹞,驰骋狩猎,视为故常。当时清圣祖玄烨(

  • 竹州集

    二十卷。附《棣华杂著》一卷。宋吴儆(1125-1183)撰。吴儆,初名偁,字益恭,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朝散郎,广南西路安抚使,知泰州。后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谥文肃。

  • 南湖诗集

    四卷。明张铤撰。张铤,字世文,一作世昌,号南湖。明代诗词作家。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八次参加会试,皆落第。谒选为武昌通判,在任间,校刻了《西昆酬唱集》、秦观《淮海集

  • 宝甓斋札记

    一卷。清赵坦撰。坦有《春秋异文笺》,已著录。此书未见别种刊本。观其“札记”之名,疑书中内容本不限于经部,阮元编辑经解时,摘录其说经的内容辑成此书。中间时引程瑶田、丁杰、董丰垣诸人之说,文下间有戚学标、

  • 春秋左传会要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调元藏书极富,涉猎颇广,自经史百家、音韵小学都有所撰述。此书共四卷,列举《左传》的要点,进行阐发,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左传》史实,分条加以考据评论,往往发前人之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