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疏证

古文尚书疏证

八卷。阎若璩(1636-1704)撰。若璩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第。若璩博通经史,长于考据,尤精地理,尚书徐乾学延为上客,与修《大清一统志》及《资治通鉴后编》,世宗居潜邸时,闻其名,延至京师,卒。其著述,除《古文尚书疏证》之外,尚有《四书释地》、《孟子生卒年月考》、《潜丘札记》、《毛朱诗说》、《日知录补正》、《丧服翼注》、《眷西堂集》等。《古文尚书疏证》又称《尚书古文疏证》。《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较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以其用古文字书写而成,因称古文《尚书》。两晋永嘉之乱(311年)后,今、古文《尚书》相继失传。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一说当作梅颐)献孔安国《孔传古文尚书》于朝,其书分四十六卷,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内容大致与今文《尚书》相同,另多出二十五篇,多出部分,后人称为“古文”、亦称作“晚书”。《孔传古文尚书》出现不久,即立于学官,自东晋至隋、唐,学者均笃信此即孔壁古文《尚书》,于孔安国传亦坚信不疑。最初怀疑晚书系伪作者,为宋人吴棫(见《书稗传》),其后朱熹赞成吴说(见《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然皆未能条分缕析,提出作伪之明证。直至明代,梅鷟著《尚书考异》,始参考众书,从晚书篇数、文体、来源、所载史实等诸多方面,对晚书和孔传进行分析与辨证,指出破绽颇多,唯其为见闻所囿,搜集作伪证据仍多有未周。若璩年二十读《尚书》,至晚书二十五篇,即疑其伪,后潜研三十余年,乃尽得其症结所在,著成此书。作者于前人辨伪基础上,从晚书与古籍不合、与史例不合、与古史不合、与典制不合、与历法不合、与地理不合,与训诂不合、与义理不合等八方面入手,条分缕析,详加考订,胪列晚书及孔传作伪证据凡一百二十八条(若璩殁后,传写佚其第三卷及他卷十余条,总计佚失二十九条),确定晚书二十五篇及孔传均系伪作。自宋以来,旷日持久的《尚书》辨伪工作至此基本完成。此书可谓《尚书》辨伪集大成之作,于《尚书学史中占有极高地位,于今人研究《尚书》仍有极大参考价值。唯此书乃系初稿、未及删订,故前后编次稍嫌凌乱;且书中往往旁及他文,动辄盈卷、究属支蔓;个别考证,仍有疏漏。其后王鸣盛撰《尚书后案》、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于是书皆有所补正。此书初成四卷,黄宗羲为之作序,后续写四卷,由其孙学林始刻于乾隆十年(1745)。现存初刻本、清沈彤抄本等。

猜你喜欢

  • 王制井田算法解

    一卷。清谈泰(详见《王制里亩算法解》)撰。是书首解畿外八州建二百一十国之实数,次解天子畿内九十三国之实数,又次解畿内外井田之地。并以里计算亩数,十百千万,依次递升。位数参差,易乱其次序,故作者又作《里

  • 经德堂文集

    二十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广西桂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提督,湖北学政,江西布政使。通经义,讲声韵之学。著有《经德堂诗文集》、《

  • 新妇谱

    一卷。明末清初陆圻(1614-?)撰。圻字丽京,号讲山,钱塘(今杭州)人,顺治中贡生。与其弟陆阶、陆培以文学著名当时,被称“三陆”。康熙二年,因涉嫌《明史》案受牵连。出狱后,他不问政治,弃家远游,致力

  • 毛诗重言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字翚山,山东安丘人。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释例”。是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辑录《毛诗》重言词,下篇辑录多为附音词,凡五百六十一言。内容体例与《叠雅》相类,注释简明

  • 荆溪外纪

    二十五卷。明沈敕编。沈敕字克寅,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此编辑录其邑艺文人物,上起汉,下迄明。共诗十一卷。词赋、碑铭、序、奏议、书、题跋各一卷、记、传各二卷、风土记拾遗、纪遗杂说各一卷。采摭颇为详赡。

  • 海门诗钞

    ① 十三卷。清李符清(1751-?)撰。李符清,字仲节,号载园。广东合浦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官开州知州。此集编年而不分体。首为翁方纲、法式善、洪亮吉、张问陶、赵希璜、宋湘、冯敏昌诸人题辞

  • 牧津

    四十四卷。明祁承撰。祁承,字尔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参政。为官多年,深知吏治与民生之关系,遂广辑历代循吏事迹,分类编次,成为本书。首列“辑概”一卷,概述

  • 学案备忘录

    一卷。清成蓉镜(见《周易释爻例》)撰。该书题下有自注:“随笔杂记,略无诠次,聊备遗忘。”此为书名之由来。又说:“国史《满汉大臣传》、《儒林传》及《国朝先正事略》名儒类所已有者,悉删去。”所录五十八人。

  • 格致丛书

    无卷数。明胡文焕(生卒年详)编。胡文焕字德甫,号全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会文堂琴谱》、《古器具名》等。书名取自《大学》之“格物致知”。本书所收均为古今考证名物专著,包括名物、训诂、文学、艺术

  • 三朝宸帖

    二卷。明董其昌生平见《红绶轩帖》书。此帖为明柏乡(今属河南省)吕兆熊官任凤阳巡抚时,由于其祖父、父亲及妻室等三代受到朝廷诰封,而请求董其昌作此书。该书计有诗文十六首,共二卷,且有董氏自题成书原因。与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