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注

古今注

三卷。附《中华古今注》三卷。《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生卒年不详)撰;《中华古今注》三卷,旧本题后唐太学博士马缟(约854-933)所撰。豹书无序跋,缟书前有自序,称“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迨有阙文,洎乎广初,莫之闻见。今添其注,以释其义”。然而,今互勘两书,发现自宋、齐以后事二十九条外,其魏晋以前事,豹书惟《草木类》及《鸟兽类》“吐绶鸟一名功曹”七字为缟书所无;缟书惟《服饰类》及“开卷宫室”、“封疆”、“部兵伍阵”、“马”、“犬”条为豹书所阙,其余所载,并皆相同,只不过是次序不同,字句偶有加减而已。又据唐苏鹗《苏氏演义》,其中内容与二书相同之处十之五六,可知豹书在唐以前久佚,为人依托之作。马缟修《中华古今注》,只不过抄袭了前人的作品。尽管如此,由于该书成于五代以前,书中对各种名物起源、演变的记载极为详细,这对于考证事物的起源、校订古籍文献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存的主要版本有:《顾氏四十家小说》本、《百名家书》本,《百川学海》本,《古今逸史》本,明嘉靖间有注释本《汉魏丛书》本,《格致丛书》本,《说郛》本,《秘书二十一种》本,明单行古今注本,子书百种单刊古今注本,《秘书二十八种》本,《畿辅丛书》本,民国陶氏涉园影印明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论学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摘录作者与朋友之间答问辨论的内容,来进一步阐发自己“为学”的宗旨,并补充作者所撰《大学辨业》、《圣经学规纂》所“意未尽”的内容。其宗旨仍是“大学”之道,“明

  • 续诉琵琶

    清廖燕撰。生平见《醉画图》条。此剧为《柴舟别集》其中之一种,为《诉琵琶》之续篇。继续写作者本人因被穷鬼疟魔所扰,请诗伯、酒仙合力共同驱逐穷鬼,穷鬼既去,作者得救。诗伯、酒仙和作者一同饮酒吟诗相贺之时,

  • 虎钤经

    二十卷。宋许洞(970-1011)撰。《宋史》本传云:许洞字洞天,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案《四库提要》云:洞字渊夫,吴兴人。误。说详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父仲容,太子洗马致仕。洞幼时习弓矢击刺之

  • 大学讲语

    一卷。中庸讲语 一卷。论语类解 二卷。孟子类解 十一卷。清王辂撰。王辂字少白,安昌(今河南确山)人。在武陟讲席时,撰成《大学讲语》《中庸讲语》说略,许振祎为之作序。其后又续成《论语类解》、《孟子类解》

  • 吕新吾全集

    见《新吾吕先生集》。

  • 经典文字辨证书

    五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毕氏自序谓作是书有五例:“一曰‘正’,皆《说文解字》所有者也;二曰‘省’,笔迹稍省于《说文》,‘’之为‘香’,‘髃’之为‘腢’,是也;三曰‘通’,变易其文而不戾于

  • 四书说略

    四卷。清王筠撰。王筠字菉友,山东安邱(今山东安丘)人。官山东宁乡知县。是书《大学》一卷、《论语》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一卷。前有自序,言“当年所读先儒之说遗忘殆尽,独存一己之私见。即其不背朱注者

  • 毛诗古音参义

    五卷。清潘相(生卒年不详)撰。相字经峰,湖南安乡(在今湖南省)人,官至云南昆阳州知州。是书论音,多本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之说。潘相认为,读音若从古声则不当叶,若从今韵则不必叶,无须以叶

  • 冲虚真经

    见《列子》。

  • 南润先生易篑记

    一卷。清李文藻(1730-1778)自述。文藻字素伯,晚号南润,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官至广东广西等地知县,卒于官。临没前,口授此记,使其甥蒋器笔录。记中除作病中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