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千字文汇编续编

千字文汇编续编

共四卷。其中《汇编》三卷,《续编》一卷。清德保(生卒年不详)编。德保,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仲容,一字润亭,号定圃,又号庞村。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著有《乐贤堂诗文抄》。是书系取梁周兴嗣《千字文》、清彭元瑞《恭跋御制全韵诗千字文》、吴省兰《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及明黄祖颛《别本千字文》四种汇编而成。按:彭元瑞(生卒年不详)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勤。吴省兰(生卒年不详)字泉之,南汇(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举人,历官工部左侍郎,侍读学士,与其兄吴省钦齐名,辑刊《艺海珠尘》八集。黄祖颛(生卒年不详)字顼传,娄东人,所作《续千字文》,明董其昌、清梁国治皆有传书之本勒石,是编著款阙名,惟以书人董氏标题,失之考索。前编三卷,卷首《自叙略》云:“周侍郎次为《千文》,千余年而有彭司农,又不数年而有吴太史,各以千字而重排之,其体一而意各有属,其字一而文各成家。周君固不世才,而二公以文章报国,竭其心思,愈用而愈出,愈出而愈奇,三文鼎峙,并称绝调。爰合三文汇为一册,付之梓人,以公海内同好,亦奇文共欣赏之意云。”其时当乾隆辛丑(四十六年)初秋。续编《跋略》云:“辛丑秋,既取梁代周兴嗣所撰《千字文》,并近年云楣彭大宗伯,稷堂吴太史各重排千文汇刻成编,而于董香光宗伯所书《千文》则未之见,今得此编,亦是仍周君《千字》而重刊者,工雅浑沦,毫无痕迹,惟作者何人,竟无可考。”是编有乾隆精刻本。

猜你喜欢

  • 廿二史考异

    一百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字晓征、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研老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丁忧后病不复出。历

  • 樗庵类稿

    二卷。明郑潜撰。郑潜,字彦昭,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由内台掾广东帅府从事,上计京师,遂为监修国史掾。后擢正字。历官监察御史、福建行省员外郎、海北道廉访副使、泉州路总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薄,迁潞

  • 次山集

    十二卷。唐元结(719-772)撰。元结字次山,号猗玗子、浪士、聱叟、漫叟、漫郎、渔者、酒徒漫叟,鲁山(今属河南)人。少不羁,年十七,乃折节向学,师事从兄元德秀。天宝十三年(754)进士。擢为右金吾兵

  • 郁华阁遗集

    四卷。清盛昱撰。盛昱字伯熙,满洲镶白旗人,生卒年不详。昱为光绪进士,官至祭酒。勤奋博学,莫不周悉,博考诸家,对史学功力颇深,考订经史、中外地舆,尤以熟悉清代掌故见长。著有《郁华阁遗集》、《意园文略》、

  • 古韵发明

    一卷。清张耕撰。耕字芸心,山东滕阳人。尚撰《切韵肆考》等。是书分古韵为二十五部:①阿、②乌、③垩、④膺、⑤噫、⑥亿、⑦翁、⑧讴、⑨屋、⑩央、⑾天、⑿约、⒀婴、⒁娃、⒂戹、⒃殷、⒄衣、⒅乙、⒆安、⒇霭、

  • 二程外书

    十二卷。二程门人所记,朱熹编辑。成书于乾道九年(1178)六月。是书属于其门人搜辑的余篇及语录;又取诸人集录,参伍相除,得此十二篇,以为外书。凡采朱光庭、陈渊、李参、冯忠恕、罗从彦、王蘋、时紫芝七家所

  • 切韵指掌图

    二卷。传本卷首有署名宋司马光的序文,过去很多人认为本书为司马光所作,宋董南一《切韵指掌图序》云:“图盖先正温国司马文正公所述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切韵指掌图》,宋司马光撰。其‘检例’一卷,

  • 红豆山斋法帖

    十卷。清刘康辑。刘康字子寿,号黉麓山樵。其子刘鹤字雪樵编次。所收从唐至清三十余家。第一卷为唐玄宗与宋蔡襄。第二卷为元赵孟頫、赵雍、耶律楚材。第三卷为明李东阳、王稚登。第四卷为明董其昌。第五卷为董其昌、

  • 鉴湖诗说

    四卷。明陈元亮撰。元亮字寅倩,山阴(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是书乃乡塾讲章。其凡例有十:一曰尊经,二曰从注,三曰存序,四曰辨俗,五曰标新,六曰考古,七曰博物,八曰章旨,九曰节解,十曰集说。其所取裁

  • 石刻补叙

    二卷。宋曾宏父撰。曾宏父,字幼卿,自称风墅逸客。庐陵(今属江西省)人。此书虽远引石经及秘阁诸本,但自述其所集《风墅帖》则特详,凡所收录,皆有典则,为藏书家所少见。清朝初年,朱彝尊得射渎抄本,并为之作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