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学真传

医学真传

一卷。清高世栻(详见《素问直解》)撰。高氏认为“经论之道,遂失其传,舛谬纷纭”,故为其弟子“讲学论道”,使学者“知医之传有其真”。此书即高氏教授门人之言,由其弟子王嘉嗣等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全书约四万字,共三十四篇。论述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生理、病理、六淫外感、七情内伤、诊断、治疗以及用药,简括《素》、《灵》要义,以探其原理。又论诸证,皆抉其受病之由,指其误治之弊,以求正法之准。其中“用药”、“辨药”二篇,本于《本草崇原》之说,剖析论辨,指正前人之失。强调治病求本,灵活施治,反对拘泥成方。卷末高氏自述中称:早年习医不得要领,误人自误。后与张志聪参究《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经》、《素》、《灵》诸书,始窥门径,认为医理如剥蕉心,剥至无可剥,方为至理。此书虽卷帙不多,却颇有实用价值。姚运圣曰:“意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说本先民,而发其所未发,辨之乎疑似,而无毫厘千里之差,晰之乎微茫,而有一举百当之妙。”有医林指月本,1939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国华

    十七卷。明严讷(1511-1584)撰。严讷字敏卿,号养斋,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嘉靖辛丑(1541)进士,改庶吉士。代礼、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卒赠少保,谥文靖。该书以鲁国十二公的顺序编年,将《

  • 平阳府志

    ①十卷。明傅淑训修,曹树声纂。傅淑训,湖广孝感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进士知平阳府。少事父母,有孝名。居官廉正,遇凶荒,煮粥振饥,公退闭阁纂志,网罗放失,成一部信史,寻迁本省督学道,称公明。累官

  • 太崑先哲遗书

    九种,三十七卷。清俞庆恩编。是书于民国十七年(1928)排印本为五种,有清朱用纯《朱柏庐先生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二卷。朱用纯之《朱柏庐治家格言》颇为流行,其生平详见本书《大学讲义》条,其《中庸讲

  • 复社姓氏传略

    十卷。清吴山嘉(生卒年不详)撰。山嘉字愚甫,江苏震泽(今属吴江县)人,县学生。其五世从祖吴诩与孙吴涫等为复社创举人。山嘉多方搜集:共得一千二百余人。卷首有复社事略。现有道光十一年(1831年)刊本。

  • 小鸥波馆诗钞

    十卷。《补》二卷。《词》一卷。清潘曾莹(1808-1878)撰。潘曾莹字申甫,别字星斋,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咸丰时任吏部左侍郎。书学米芾、赵孟頫;画以徐渭为宗;工诗词,尤长史学。著有《题画诗》、《画

  • 古今韵会举要

    三十卷。元熊忠撰。忠字子中,亦昭武(今福建邵武县)人,为黄公绍馆客。忠惜《韵会》“编帙浩瀚,四方学士不能遍览”,故删其注说之繁重,并增其韵字之遗漏,别为《韵会举要》,书成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是

  • 半亩园丛书

    三十种,二百五十九卷。清吴坤修(1816-1861)编。吴坤修字竹庄,江西新建人。著有《三耻斋集》。丛书所收古今著作以经世致用为其原则,如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二卷、清刘应棠《梭山农谱》三卷、宋董煟

  • 四书本旨

    三十三卷。清韩逢吉撰。逢吉,字旋元,鄢陵(今河南鄢陵)人。著有《周易易简注》、《礼记辑要》、《传道秘录》、《河洛解》、《格物记》、《行习录》、《偶得录》、《顾諟录》等书。是编凡《大学》一卷,《论语》二

  • 类编古今事林群书一览

    十卷。旧本题宋祝穆(详见《事文类聚》)撰。其书中只有地理一门,其体例与祝穆《方舆胜览》相近。然而卷首即为大兴府,似非祝穆所作。以下仅有江南诸路,而江北诸路全缺。目录后有陆续梓行之语,大约为元人未完之书

  • 果堂集

    十二卷。清沈彤(1688-1752)撰。详见《周官禄田考》沈彤博究古籍,精于考据。此集收入的主要是其经学方面的学术论著。如《周官颁田异同说》、《五沟异同说》、《并田军赋说》、《释周官地征》等篇。《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