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学汇纂指南

医学汇纂指南

八卷。清端木缙(生卒年不详)撰。端木缙字仪标,当涂(今属安徽)人。此书成于康熙年间,为端木氏摘取古今医书,荟萃精辟之论撰写而成。书中每病之下,先详细辨明脉理,其次论述病因,然后为现证、治法,十分精洁明晰。然而过于拘泥《素问》中之“五运六气”之说。其中第七卷中所列医案,皆为近人治验,于古法则一概不取,必为亲眼所见,又不免作茧自缚。有安徽巡抚采进本。

猜你喜欢

  • 礼记章句

    ① 四十九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内传》条)撰。此书对《礼记》经文,逐句逐章,详作笺释,颇有发明。寻其意旨,盖将合《大学》、《中庸》章句为一书,以还《戴记》旧貌。唯在每篇之首,列其篇旨,大柢短长互见。

  • 钦定皇朝通典

    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典》。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始编修,大约完成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之间。其编纂目的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是书共分九典,分别为

  • 素灵微蕴

    四卷。清黄元御(生平事迹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为黄氏研究《内经》心得。所以称为“素灵微蕴”,是因黄氏以《素问》、《灵枢》等经典著作为本,阐发其中精微奥妙之义蕴。书成于乾隆十九年(1754)。书中载

  • 坊记集传

    二卷。明黄道周(其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三。《坊记》为《礼记》篇名。是书以《坊记》为经,分为三十章,每章各立名目,上卷之自为大坊第

  • 谢程山集

    十八卷。清谢文洊(1615-1681)撰。谢文洊,字秋水,号约斋、程山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清兵入关后,丢弃功名,入广昌香山,一心学禅佛,后又改治程朱理学,主张为学之要在于“畏天命”,宣

  • 孟邻堂文抄

    十六卷。清杨椿(约1675-1753)撰。杨椿字农先,江苏武进人。康熙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擢侍讲学士。乾隆间偕修《明鉴纲目》。生平著述颇富,皆散佚不传。其遗文十六卷,子孙两代均欲付梓,未果。《孟邻堂文

  • 薛氏医案

    七十八卷。明薛己(1488-1558)撰。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医学丛书。吴琯辑。薛己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其父薛铠,精通医理,尤以儿科见长,为当时名医。己幼承家学,医学造诣较深,

  • 贤识录

    一卷。明陆钱撰。陆钱,字举子,号少石子。昆山人。官翰林侍读。陆钱沉静好学、矜严自恃。著有《山东通志》等。《贤识录》记叙的都是洪武年间的杂事,采录的事迹多出于《余冬序录》、《野记》、《客座新闻》、《草木

  • 脉学归源

    五卷。清姚克谐(生卒年不详)撰。姚克谐字海,四川人。中年游宦西江,体弱多疾,得友人授以方书《脉诀》,于是开始研究切脉,后将研究心得撰为此书。书中汇集前人论脉之说,经络脏腑,悉依古法。论说脉象,罗列后人

  • 课业余谈

    三卷。清陶炜(生卒年不详)撰。陶炜字宾玉,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一生勤奋好学,善于著述。《课业余谈》是陶炜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仿释名广雅之体,采辑经史中浅而易解之内容,以类编载,从天地至古音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