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田编
一卷。清帅念祖(生卒年不详)撰。帅念祖,字宗德,号兰皋,奉新(今江西奉新县)人。雍正年间,中进士。《区田编》是帅念祖推广区田法而著的普及性读物。全书首先为区田图,接着讲种植、用粪、浇灌、积水的方法。并试图说明区田法是一种最为简便的耕种方法。《区田编》被收入《区种五种》之中。
一卷。清帅念祖(生卒年不详)撰。帅念祖,字宗德,号兰皋,奉新(今江西奉新县)人。雍正年间,中进士。《区田编》是帅念祖推广区田法而著的普及性读物。全书首先为区田图,接着讲种植、用粪、浇灌、积水的方法。并试图说明区田法是一种最为简便的耕种方法。《区田编》被收入《区种五种》之中。
八卷。清赵逵仪撰。逵仪字衢斋,安徽泾县人。嘉庆癸酉举人。首有黄中模序。卷一是《易经》,卷二是《书经》,卷三、四是《诗经》,卷五、六是《春秋三传》,卷七为《三礼》及《大戴礼》,卷八为《四书》、《尔雅》、
十卷。《附录》一卷。元周霆震(1292-1379)撰。霆震,字亨远。安成(今属江西)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简称石初。早年刻意学问,曾从宋诸遗老游。延祐中,行科举法,再试不中,于是杜门专意
二卷。清鲍康、徐士銮等编。咸丰九年(1859),内阁侍讲孔宪彝鉴于二百年来票签中书舍人题名缺漏,于是和同辈搢绅广泛收集各省志书和各家文集、年谱、杂录,及国史馆所存《爵秩全览》,并逐加采录。次年八月,孔
八卷。明张毓睿编撰。毓睿字圣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陈寿《三国志》中所记重大事件摘录下来,分门归类,加以评语。凡《晋书》中属曹魏的史事,亦摘录以补其阙。《四库全书总目》载读
八十四卷。明温体仁(1573-1638)等修。体仁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今湖州)人。万历进士,授编修。崇祯朝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书起泰昌元年(1620)九月,迄天启七年(1627)七月。崇祯元
二卷。清年希尧(?-1738)撰。年希尧,字允恭,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先后在云南、河北、安徽等地做官,一生从政,但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每赴新任时必带上科技图书和仪器。他主要研究数学和医学,对工程图
二卷,《二录》二卷,《三录》二卷,《四录》二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旋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
三百二十卷。清奕诉(详见《剿平粤匪方略》)等奉敕撰。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北方重要农民起义军,坚持斗争十八年,活动范围达安徽、山东、河南和江苏等十个省区,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捻军起义失败后
见《遵生八笺》。
二卷。清杨英灿(生卒年不详,约为乾、嘉间人)撰。英灿字梦裳,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其兄杨芳灿、杨揆皆擅风雅,工诗词,名重于当世。英灿少习小令,偶尔得句,颇获二兄赞许。时相从两兄于笔砚之间,达二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