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刍荛录

刍荛录

二十卷。明冯恩(1496?-1576?)撰。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擢南京御史官至大理寺丞。冯恩官御史时,疏劾张孚敬、方献夫、汪鋐等权臣获罪。下狱论死,及朝审不跪,且历数其罪。《明史》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著有《刍荛录》。是集凡二十卷。文十五卷,诗五卷。其为行人时,虽奉命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因从王守仁讲学,故其诗文多得守仁之余绪。其文多陈政事,凛凛然自有正气,但骨格不高。其诗亦然。盖冯恩为人忠耿刚直,多以政事为要,而诗文则非所留意,故不以诗文名。是集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中。

猜你喜欢

  • 道南源委

    六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朱衡撰《道南源委录》一书,记载闽学形成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本书是在朱书基础上重加考订、整理,编纂而成。第一卷记杨时至江杞等36人;第二卷记罗从彦至陈绍叔等8

  • 完庵诗集

    一卷。明刘珏(1410-1472)撰。刘珏,字廷美,号完庵,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正统三年(1438)举人,授刑部主事,迁山西按察司佥事,居官多有善政。著有《完庵诗集》。珏工书画,行草师李邕,绘画

  • 唐文拾遗

    七十二卷。清陆心源(1834-1984)编辑。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喜藏书,有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著《潜园总集》,陆氏嗜好藏书,曾广求书籍;选择家藏旧书

  • 续千文

    一卷。宋侍其良器(生卒年不详,里贯亦无考)撰。良器官左朝散大夫,知池州军事。此书取梁周兴嗣《千字文》所遗之字,仿其体制,编为四言韵语,词采也比较可观。其孙曾刻石于浯溪,后有乾道乙酉(1165年)乡贡进

  • 三传异同考

    一卷。清林昌彝(详见《左传杜注勘讹》)撰。昌彝字惠常,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治《三礼》,兼治《春秋》三传。该书对《春秋》三传文辞互异之处进行条举,又博考众说,参以己见,断其是非。作者用力较勤,持论也比

  • 情史

    二十四卷。全称《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题“江南詹詹外史评辑”,实为冯梦龙(见《春秋衡库》)编撰。明代笔记小说集。《情史》顾名思义,是写人情的书,上起夏商周,下至明代,汇集了几千年奴隶社会、封建

  • 唐宋八大家文抄

    一百六十四卷。明茅坤(1512-1601)编。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古文功力尤深,又喜欢谈兵。尤其是他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文体,最推崇唐顺之。迁大名

  • 土官底簿

    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朱彝尊《曝书亭集》中有是书跋,只称钞于海盐郑氏,亦未言作者为何人。本书专记明朝嘉靖以前各省土司之情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疑当时案牍之文,而好事者录存之也

  • 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

    三十七卷。清末民初郭则沄(1881-1922)编。郭则沄,字啸麓,号蛰云,又号蛰园,别署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台湾,长于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

  • 摄山志

    八卷。清陈毅撰。陈毅,字古渔,江苏江宁县(今南京)人。摄山,位上元(今南京市)县治的东北,由太平门往姚坊门到山顶约四十五里路。摄山是钟阜支脉,高一百三十丈,宽四十里,临大江南岸,多产草药,可以摄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