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凤池集

凤池集

清沈玉亮、陈琬同编。沈玉亮字瑶岑,字亦村,武康(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清初戏曲作家,工诗古文,屡试科场,终不得志。长于谱曲,与洪升齐名。有杂剧《鸳鸯冢》、《钟馗吓鬼》,还有《课蒙余录》等。陈琬生卒年不详。著有《春秋三传同异考》。是集所收均为清初应制之诗,分体编辑,无诠释,末附杂剧一折,故体例较乱。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猜你喜欢

  • 六合县志

    八卷,图说一卷,附录一卷。清谢延庚、吕宪秋修,贺廷寿、唐毓和等纂。谢延庚,字心畲,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监生,清光绪三年(1877)任六合知县。吕宪秋,山东莱芜人,举人,清光绪八年任六合知县。贺廷寿,

  • 国朝乐章

    不分卷。朝鲜英祖时,洪启禧、徐命膺等奉命编纂。卷首有英祖乙酉“御制”跋文。不分卷数,凡十一章,名目为宗庙乐章、文昭殿乐章、列朝乐章、列朝上尊号乐章、列朝追上尊号乐章、进丰呈乐章、朝会礼宴仪通用乐章、亲

  • 丹铅余录

    十七卷。续录 十二卷。摘录 十三卷。总录 二十七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其父杨廷和时为内阁

  • 辛卯侍行记

    六卷。清陶保廉撰。陶保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其父陶模,历任陕甘、广东总督,颇多善政。光绪十七年(1891),陶模由陕藩简授新疆巡抚,陶保廉侍行,备记其行程。自西安至天津为一卷,自天津至西安为一卷,

  • 二程节录四卷、文集钞一卷、附录一卷

    明高攀龙(详见《周易易简说》)编。该书系取二程语录择其精粹编成,分辨性、论学、治事、释经诸类,每类各为一卷,末载《文集钞》及《附录》各一卷。前有康熙四十二年陆楣序,称攀龙官行人时编是书,其手抄本藏于同

  • 大别山志

    十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著有《黄鹄山志》等。《大别山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十卷。艺文则占六卷。兹篇详考古称之大别山于今之何处。古大别山在今何处,历来众说不同。《尚书》禹贡曰,内方至于大别

  • 蒙城县志

    ①十八卷。清赵裔昌修,何名隽、吴道伟纂。赵裔昌,字汉符,顺天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来任蒙城县知县。何名隽,邑人,恩贡生。蒙城有县志,创于明万历十年县令吴一鸾,入清顺治

  • 山水纯全集

    一卷。宋韩拙(生卒年不详)撰。韩拙,字纯全,号琴堂,南阳(今属河南)人。宣和初年,授翰林书艺局祇候,累迁为直长秘书待诏、忠训郎,盖宣和时画院中人。《山水纯全集》之末有宣和辛丑夷门张怀后序,序中称“琴堂

  • 春秋左传要义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详见《周易要义》)撰。此书亦其所辑《九经要义》之一。其体例亦同于诸经要义,乃节录先儒注疏之文,每条之前,各为标题,而系以先后序第。魏了翁《李明复春秋集义序》云:“余尝览诸儒之传,至

  • 武威耆旧传

    四卷。清潘挹奎(生卒年未详)撰。挹奎字石生,武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士,官至吏部主事。自汉武帝开武威郡后,此地代有闻人,然宋以后逐渐湮没不彰。挹奎录清代武威人物,以续掌故。该书所论人物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