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几何补编

几何补编

四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几何补编》是一部论述正多面体和半正多面体性质和计算的著作,写于1692年。书前梅文鼎自序说:“壬申(1692)春月,偶见馆童屈篾为灯,诧其为有法之形,乃复取《测量全义》量体诸率,实考其作法根源以补原书之未备。”《测量全义》十卷为意大利传教士罗雅谷(1590-1638)编译,载于《崇祯历书》中,其中有五种正多面体体积公式,并计算出了边长为100的各正多面体的体积,但未给出这些公式的来历。梅文鼎认真研究了这些多面体的几何性质,获得了计算各体内切球半径和体积的方法,他验证了《测量全义》中边长为100的正多面体体积计算结果,得出边长100的正二十面体体积为2181693,《测量全义》所录为523809,显然不对。在计算二十等面体和十二等面体各线段比例时用到了“理分中末”比例。他自序说:“《几何原本》理分中末线但有求作之法而莫知所用。今依法求得十二等面体及二十等面体之体积,因得其各体中棱线及轴心、对角诸线之比例,又两体互相容及两体与立方、立圆诸体相容各比例,并以理分中末为法,乃知此线原非徒设。”他还讨论了多面体的互容问题,尤其是正方体内容正十二面体,正方体内容正二十面体的作图法十分简洁。他写道:“置十二等面边为理分中末线之小分,求其全分为外切立方边。”“立方根与所容二十等面之边,若全数与理分中末之大分也。”“凡立方内容十二等面,皆以十二等面之边,正切于立方各面之正中凡六,皆遥相对如十字。假如上下两面所切十二等面之边横,则前后两面所切之边必纵,而左右两面所切之边又横。若引其边为周线,则六处相交皆成十字。立方内容二十等面边亦同”。“(十二等面的)外切立方与体内容立方径之比例,若理分中末之全分与其大分”。书中梅文鼎还给出了两种半正多面体的作法和性质,他称之为方灯体和圆灯体。”(方)灯体者,立方去其八角也。平分立体面之边为点而连为斜线,则各正方面内成斜线立方。依此斜线斜剖而去其角则成(方)灯体矣”。还可从正八面体作出这种方灯体:“凡八等面容(方)灯体,皆以(方)灯体之边线得八等面之半。”“圆灯为十二等面,二十等面所变。……皆于原边之半作斜线相连,则各平面之中成小平面。此小平面与原体之平面皆相似,即为内容(圆)灯体之面。……依此斜线剖之而去其角。”梅文鼎还进一步指出了这两种灯体的性质:“凡灯体可补为诸体”。“凡灯体棱之数皆倍于尖”。“凡灯体之棱皆可连为等边平面圈。”《几何补编》卷三讨论了方灯体、圆灯体的体积和边长的关系,方灯体与立方形、八等面体相互内接,圆灯体与十二等面体、二十等面体相互内接的各种情形。卷四讨论了“大圆容小圆法”。几个相等的小圆内切于大圆而又各自相切,小圆径与大圆径间的关系,这里需用到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知识。梅文鼎关于立体几何的研究成果是在不知道国外同类成果情况下独立得到的,代表了当时国内这方面的先进水平,有些成果具有实用价值。《几何补编》的版本有:《梅氏历算全书》本,多《补遗》一卷;《梅氏丛书辑要》本,后附《通率表》二页;《中西算学汇通》本。

猜你喜欢

  • 琴谱正传

    六卷。题明无锡宋仕校正,杨嘉森编,后又有梧冈道人黄献跋。跋中称“少学琴于司礼监太监戴某,刻谱以广其传”。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有黄献《梧冈琴谱》十卷,注云:“献字仲贤,西平乐人。宪忠时为中官。嘉靖丙午

  • 超然诗集

    八卷。清张远(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超然,号无闷道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幼孤,从母陈氏学习诗书,及至青壮年,学贯经书史集,下笔有奇气,为避耿精忠乱侨居常熟。曾挟策游四方,

  • 孔子三朝记

    ①一卷。清马国翰辑。案:刘向《别录》,“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并入《大戴礼》”;《汉书·艺文志》载《论语》十二家,《孔子三朝记》七篇,注:师古曰:“今《大戴礼》有其一篇,盖孔子对鲁公语

  • 读左一得

    四卷。清邱命三撰。命三,上杭(今福建上杭)人。该书是作者研读《左传》的心得体会,笔录而成。其中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如经义、文字训诂、人物史事、典章制度等有所论列。该书有清咸丰元年(1851)精刊本

  • 青峰存集

    十二卷。明江柏(约1551前后在世)撰。江柏字廷节,号青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著有《青峰存集》。是集为其侄江思聪所刻。凡十二卷。卷一为表论,

  • 雅乐考

    二十卷。明韦焕(生卒年不详)撰。韦焕为常熟人,嘉靖年间官任福建仙游县教谕。是书杂引前代论乐之事,抄录成篇。前三卷题为《经书》,都是引六经中言乐之文,《论语》、《孟子》中言乐之文也详为记载。而对《左传》

  • 春秋疏略

    五十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作者认为《春秋》经文出自鲁国史书,《左传》则是孔子所作;他说:孔子抽取鲁史,尊奉为经,而将不能奉为经典的有关内容按年月顺次附录于经文左侧,并命名为“左传”。这一看

  • 诸儒文要

    八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共八十篇。而朱子与守仁居其半,皆讲学之言。《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国朝名人著述丛书

    十五种,十六卷。清佚名编。丛书不著编者名氏。所收均为清代学者文论、诗论著作,与书名不十分相符,而且多为常见著作。如顾炎武《救文格论》一卷,见于《亭林遗书》;黄宗羲《金石要例》一卷,见于《梨洲遗书》;王

  • 蟫史

    清屠绅(1744-1801)撰。屠绅字贤书,号笏岩,又号磊砢山人,磊砢山房主人,江苏江阴人。乾隆进士,历任云南师宗县知县、广州通判等职,嘉庆六年,在北京得暴疾卒。屠绅喜欢吟诗作文,与当时著名文人洪亮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