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冠仪约制

冠仪约制

一卷。汉何休(129-182)撰,清马国翰辑。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质朴呐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擅长历算,尤好《公羊》、《春秋》。太傅陈蕃征他参政,蕃败,罹党锢。党禁解,辟司徒,拜议郎,迁谏议大夫。钻研今文诸经,历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认为《公羊传》有三科九旨,系统地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等,已佚;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有辑本。是编撮取士冠礼之意,为行冠礼而作,并非为解释士冠礼而作,就象郑众《婚礼》也并非解释士婚礼。众书有《百官六礼辞》,似乎奉诏而作,此编也许如此。《士冠礼》筵于东序少北,西面,为冠者之位;筵于户西,南面,为宾之位,而此云两楹间,为冠者设北向,筵又设宾东向筵,两筵相接,显然与《仪礼》不同。《士冠礼》三加各有祝辞,而此只有一加,袭用其初加之辞,又显然不同,大概是对周制的变通。陈澧《东塾读书记》云《续汉书·舆服志》进贤冠为文儒者之服,从博士以下至小史和学弟子,都只有一梁。是后汉时,士没有三种冠,因而也没有三加。案:《续书礼仪志》云,冠礼初缁布进贤,次爵弁,次武弁,次通天,都在高祖庙。如礼谒,王公以下,初加进贤而已。然而,东汉时,不仅士没有三种冠,王公以下也是如此,陈说是已而未尽。《魏书·礼志》引司马彪曰,汉帝有四冠:一缁布、二进贤、三武弁、四通天冠。此分缁布、进贤为二,而没有爵弁,一人之说,不应该彼此矛盾。司马彪认为进贤就是古之缁布。汉时并非另外有缁布,因而,《礼仪志》缁布进贤四字连文为初加。《舆服志》明云进贤冠,古缁布冠。《晋书·舆服志》亦云进贤冠,古缁布冠遗象也。《魏书》所引恐怕不正确。而黄以周《冠礼通故》根据《魏书》来相责难,此未免少所会通。是书应当属于典礼,而不属于仪礼。国翰序云,意以古礼繁重,人多惮行,冠礼浸以日废,乃参酌时制,约而为此,亦委曲存礼之苦衷。由此可见,此为和家之仪注,这里姑且改隶于杂礼书类。此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湖上

    连天芳草晚萋萋,蝶躞花边马不嘶。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 毛诗序义

    一卷。南朝周续之(377-423)撰。清王谟辑。《宋书》、《南史》周续之传皆云周氏通毛诗,然其著作见于著录者唯有《圣贤高士传注》三卷。《毛诗序义》为清王谟从《北堂书钞》、《颜氏家训》中各辑一条,《匡谬

  • 春秋笔削微旨

    二十六卷。清刘绍邠(详见《周易详说》)撰。此书专采《公羊》、《穀梁》二传附会之说与孙复、胡安国诸家臆断之论汇为一编,更以己意穿凿。作者抨击《左传》不遗余力。他认为《春秋》经记人以或书名或书字或仅书“人

  • 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六卷。元卞管勾(生卒年不详)撰。旧本题《东原兽医卞管勾集注》。又名《元卞管勾集》、《痊骥通玄论》、《痊骥通玄经》、《马经通玄方论》。管勾是官名,生平不可考。只知是东原地区(今山东省汶上、宁阳等地)人。

  • 律吕新书浅释

    一卷。清文藻翔撰。藻翔字蔚丞,直隶(河北)固安人。文氏精于算学,又受欧风影响。故对《律吕新书》详为撰拟,以六律正五音之理。此书仅录蔡元定《律吕新书》上卷,凡十三篇,并录性理精义考之按语,为之诠解。蔡氏

  • 尚书集传或问

    二卷。宋陈大猷(生卒年不详)撰。其字、号均不传,两浙路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事迹不详。大猷论《尧典》“敬”字条下,首举“心之精神谓之圣”,其学盖出于杨简。

  • 禹贡汇疏

    十五卷。明茅瑞征(详见《虞书笺》)撰。《禹贡汇疏》计有图经二卷、汇疏十二卷、附录一卷。图经部分,上卷共二十四图,皆取自郑晓《禹贡图说》;下卷亦二十四图,系瑞征个人补辑。汇疏部分,九州每州一卷,共九卷;

  • 大学讲义

    萧隐公撰。隐公原名炎,后称隐公,广东梅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隐公与同人在北京法源寺讲《大学》,因操方言,听众不多,乃著此书。卷首附开讲通告,有恽毓鼎序文以及隐公的自序。大意以为《大学》之道一

  • 史学璧珠

    十八卷。明钱应充(生卒年不详)撰。钱应充字子美,绍兴(今属浙江)人。此书分类隶事,皆以坊本《纲鉴》为主,又摭采类书以补益,内容皆集为偶句。中分天地、灾祥、君道、臣道、伦理、品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 小学绀珠

    十卷。宋王应麟(详见《玉海》)撰。此书为便初学诵记而编。分门隶事,和其他类书,基本相同。但每门之中,以数为纲,以所统之目系于下,这是和其他类书都不一样的。以数目分隶故实,为类书别创一格。分天文、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