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府志
五十四卷,清陈效修,周瑛等纂。陈效,南陵人,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弘治十二年任兴化府知府。周瑛,赐进士出身。兴化府志之纂修,始于宋绍熙间。元翻刻绍熙本,而未自修。陈效任知府后,于弘治十四年春延周瑛等重修志乘,至十六年刻印。兹篇体例异于他志,别具风格。其搜补遗缺,纂辑之勤,在明代志书中实居首位。此志尚有同治十年(1871)林庆贻刻本。
五十四卷,清陈效修,周瑛等纂。陈效,南陵人,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弘治十二年任兴化府知府。周瑛,赐进士出身。兴化府志之纂修,始于宋绍熙间。元翻刻绍熙本,而未自修。陈效任知府后,于弘治十四年春延周瑛等重修志乘,至十六年刻印。兹篇体例异于他志,别具风格。其搜补遗缺,纂辑之勤,在明代志书中实居首位。此志尚有同治十年(1871)林庆贻刻本。
十二卷。明张铨(?-1621)撰。铨字宇衡,明沁水(今属河南)人。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辽东。著有《国史纪闻》。此书以年月系事,有纲有目。起自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起兵濠州,讫于武宗正德
六卷。清邹炳泰(1741-1820)撰。炳泰字仲文,号晓屏,江苏无锡人。乾隆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遇事持正,人不敢于以私。嘉庆间兼顺天府尹。林清变起,未能先事觉察,降中允。至仕归
四卷。清徐寿基撰。寿基生平籍贯及事迹皆不详。书前有“便蒙易晓”四字,标明著书之宗旨。在诗题之下引录朱子《集传》大意,在诗篇之后又节取小序之要言,更兼在各句之上下,添入适当的字词文意,使人能通读理解。对
二卷。明蔡宗充(生卒年不详)撰。蔡宗兖字我斋,山阴人,正德丁丑(1517)进士,官至兴化府教授。该书以《本性》、《稽数》、《候气》三篇为上卷,以《文声》、《协律》、《制器》、《正度量权》四篇为下卷。其
一卷。《文选》六卷。明董撰。生卒年不详。董,字文玉,浙江会稽(今杭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以忤刘瑾出为成安知县,迁刑部主事。瑾诛复故官。历侍读左谕德、侍讲学士,迁詹事,兼学士,进吏部
十卷。清高阜(生卒年不详)编。高阜,字康生,号萝栖,祥符(今属河南)人。工画水仙,时为叹绝。著《三苏谈》。所录具为三苏之文。其中,苏洵文二卷,苏轼文六卷,苏辙文二卷。因每篇为之反复详论,故名曰《三苏谈
十卷。唐封演(生卒年不详)撰。关于封演的身世,史书记载不详。从本书记载资料得知,封演为唐中宗时大乐丞封希颜的侄子,少居淮海。天宝中太学生,天宝末进士及第。代宗大历间曾为昭义节度使薛嵩的幕僚,后归田承嗣
①一卷。汉郑玄(见《周易注》)撰。清孔广林(生卒年月待考)辑。广林字丛伯,山东曲阜人,清代经学家,孔继汾之子,孔广森(1752-1786)之弟,孔子六十八代孙。著作有《尚书大传注》四卷。《周官臆测》六
二卷,《二录》二卷,《三录》二卷,《四录》二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旋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
①一卷。清吴映奎辑。映奎字止狷,又字银帆,江苏昆山人,贡生。此谱谱主顾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炎武年轻时曾参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