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公安县志

公安县志

①六卷,清杨之骈纂修。杨之骈,字锡山,一字仙田,安徽宿松县人,贡生,官公安县知县。公安县志,重修于康熙元年(1662)与九年(1670),之后知县何国栋延邑人毛寿登增订,未及卒业。杨之骈莅任,综其遗稿编次,发凡起例,博采旁搜,严而不滥,旧文可寻绎者,更为斟酌,汰冗详略,故较康熙元年孙锡蕃志略完备。《公安县志》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此志分目大部分依据康熙元年志略。公安县半是低乡,以堤为命,此编首增堤防一目,所有江防及支河、院堤,俱载修督之功。惟卷一既以兵防附城池之后,又列兵事一目于卷六之前,一事两目,颇嫌重叠。迁城疏应附城池或艺文内,专备一目似不合适。② 八卷,首一卷,清周承弼修,王蔚纂,周承弼,字寿农,江苏江都县人,官公安知县。王蔚,字星绮,湖北安陆县人,道光四年(1824)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时任公安县教谕。康熙六十年(1721)杨之骈重修公安县志后,图绘散失,记载缺略,百余年来无过问者。同治三年(1864)知县袁鸣珂集资修葺,书未成解任而去,十一年(1872)周承弼莅任,次年江大涨将至,城祀淤水,首主迁城,经历四月完成,复以余力延王蔚搜辑此志,翻译旧志,博考省郡志,删繁补遗,订讹纠缪者,遂成。《公安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八卷,分地舆志、营建志、民政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记。此志门类简括,汇为八纲,析七十二目,每门立大序以晰本义,每类立小序以揭旨归。公安县濒临大江,堤防为首务,有江堤、支河堤、子院堤,而江、支二堤,又有军民之别。此志民政志内堤防一目,将各堤段工名丈尺,分别军民,详细注明,以杜移易瀛缩之弊。卷末缀杂记,分援古补遗二目,分析疆土、川泽源委,古今见闻异辞,而前志未搜者,汇而录之,仿刘歆《西京杂记》例。综观全书,纲举目张,秩序井然,可称佳作。唯卷首纂辑姓氏,主修周承弼,总纂王蔚,而宦迹列传,二人各自立传,有舛志体。

猜你喜欢

  • 南溪先生礼说

    二十卷。朝鲜朴世采(详见《三礼仪》)撰。此书是朴世采平日与友人及学生谈论礼制的言论,由其学生金真卿从朴世采遗集中辑出。书二十卷,其篇目、次序都按照朱熹《家礼》,其次参照金长生《疑礼问解》,若增添新目,

  • 谢程山集

    十八卷。清谢文洊(1615-1681)撰。谢文洊,字秋水,号约斋、程山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清兵入关后,丢弃功名,入广昌香山,一心学禅佛,后又改治程朱理学,主张为学之要在于“畏天命”,宣

  • 春秋传礼证

    十卷。清朱大韶撰。大韶字仲钧,号虞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庆己卯举人,官江宁县教谕。著有《实事求是斋经义》、《春秋传礼证》等。《春秋》三传,经师各有授受,异议颇多。特别是三传说礼,莫衰一是,注疏之

  • 择是居丛书

    十三种,五十六卷。清张钧衡(详见《适园丛书初集》)。此丛书所收著作均为据宋元刊本影印,与刻本可相互补足。经部如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于九经之外增加《公谷》、《春秋年表》。此书曾刊刻于《知不足斋

  • 经史答问

    四卷。清朱骏声撰。首有其子孔彰序,称骏声少从钱竹汀游,故往往述其语。又与朱右曾友善,右曾著《逸周书集训》,尝与商订。后与汪文台、俞正燮、程鸿诏及弟子程朝钰等质疑问难,有《经史答问》一编,乱后颇有散失,

  • 通雅

    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撰。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又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少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人称四公子,驰名文苑。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入清

  • 易镜

    ①无卷数。清戴天章撰。戴天章字汉文,湖州人。该书仅有上经下经,只讲卜筮。其解释甚略,而且均杂有互变、纳甲、五行之说。盖言数而流于术,而且沿袭汉学徒有形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十一卷。清何毓福撰

  • 清文鉴

    见《御定清文鉴》。

  • 四书训解参证

    十二卷。补遗 四卷。续补编 四卷。清张定鋆撰。张定鋆字竹鋆,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首有朱洊、陶贵鉴、杨希铨三序,定鋆自序及例言,刊于咸丰二年(1852),补遗刊于同治四年(1865),后有定鋆自跋,

  • 五砚斋困知左传说

    不分卷。清梁恩霖撰。恩霖字可孙,江都(今属江苏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书不分卷,也不载《左传》全文,有所论说则分别摘录,也不加标题,是梁恩霖的读书札记。考其所论,多为推求经传字义,对史事、义例都很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