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公子书

公子书

三卷。明洪武中熊鼎(生卒年不详)等奉敕撰。熊鼎字伯颖,临川(今江西临川西)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洪武初历浙江佥事,分部台、温,尽迁方国珍属官悍将于江、淮间,居民始安,历山东佥事。熊鼎以强直著称于时,寻进副使,左迁,后改宁卫经历,死于战乱。此书采摭古事,分为三类,一为良臣门,一为忠臣门,一为奸臣门。其词语较为俚浅,因此书是用以训导开国武臣之子弟,所以务取通俗,以便易懂。有明洪武中刊本。

猜你喜欢

  • 石埭县志

    ①八卷,明黄蓥修,冯光浙等纂。黄蓥,江西赣县人,举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来任石埭县知县。冯光浙,石埭县司教。石埭县志自明弘治四年修后,已五十余年未经纂辑,且旧志历时既久,亦复残缺,无可稽考,黄

  • 后汉纪

    三十卷。东晋袁宏(328-376)撰。宏字彦伯,小字虎。东晋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文学家和史学家。善清谈,初为安西将军谢尚参军,后迁大司马桓温的记室,转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撰《后汉纪》三十卷,另

  • 欧陂渔话

    六卷。也称《欧陂余话》。清叶廷琯撰。叶廷琯生平事迹见《吹网录》。此书主要杂考典籍,间及遗闻轶事。所考所述,皆有根据。如文衡山名璧,证以其兄名奎,及征明之字,俱与壁宿义近,当作壁,不作璧。又辨汤文正致徐

  • 鹿洲初集

    二十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记略》)撰。此集为其友旷敏本所编。初定于雍正四年(1726),十年(1732)又合其续稿重新删定,仍为二十卷。故前有旷敏本序,序后又有旷敏本纪,各述其始末。蓝鼎元喜讲学,尤

  • 十三经客难

    五十五卷。清龚元玠(1703-1784)撰。元玠字鸣玉,一字瑑山,号畏斋,江西南昌(今南昌市)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贵州铜仁县知县,在任完善城建,倡修学宫。后降改教职,补抚州府教授。元玠少贫好读书,未

  • 麟指严

    四卷。明金兆清授,金盘参订。兆清,吴兴(今浙江吴兴)人。金盘为兆清之子。该书原为兆清口授,金盘加以参定而成。“麟指”即《春秋》经的微言大义。该书阐述《春秋》经义,主要从《春秋》中拟出题目,供读书人科举

  • 经义录

    六卷。清张维屏撰。维屏字子树,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年二甲进士,官至湖北黄梅知县。此书大率引先儒成说,或附己见,或否。引毛奇龄说居多,当是其服膺所在。所论断多未当,而采摭亦浅陋。卷五录杨椿《周礼考》一篇,

  • 魏三字石经尚书残石

    一册(玉简斋影印本)。罗振玉影印。首册印原石,次取剪装本依原石字体尺寸影印。末有宣统丁巳闰月罗氏跋。石刻为魏正始中所刻石经《尚书·君奭》残字,每字以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先为古文,次为篆、隶。合计三体

  • 越镌

    二十一卷。明王在(生卒年不详)撰。晋在晋生平详见《兰江集》(辞目)。是集凡二十一卷。前面有黄汝亨、陈懿典作的序文。前三卷为古今体诗,后十八卷皆为杂文。乃万历年间在浙江杭州为官时所刻,因而以《越镌》名其

  • 孟子传

    二十九卷。宋张九成(1092-1159)撰。张九成字子韶,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二年(1132)中状元,历任佥判、著作郎、礼部侍郎等职。反对秦桧和金,又被诬与禅师宗杲交游,谤讪朝庭,一贬再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