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全史吏鉴

全史吏鉴

十卷。明徐元泰编,清张祥云补辑。徐元泰,直隶宣城县人,嘉靖进士,万历时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书前有徐元泰自序,其中说,汉代司马迁为循吏立传,在于鼓励官吏奉法循理。这实际上是他编本书的宗旨。本书自汉起,至元止,凡正史有循吏、良吏、能吏、酷吏传者,均加以录辑。但有的未录,如《北史》良吏传与《北魏书》、《北齐书》、《隋书》相同,故不录,以免重复。清嘉庆时,张祥云对此书重加考订,增加《明史》酷吏30人,又从《历代名臣政绩》中采辑了足可为吏治借鉴者,续刊入书中。张祥云,福建晋江县人,乾隆进士,嘉庆八年(1803)署理安徽宁池太广道庐州府知府。当年八月本书续修成。有嘉庆年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宝刻丛编

    二十卷。宋陈思撰。陈思(1225-1264),南宋理宗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收录古碑,以《元丰九域志》京府州县为纲,其石刻在地理上可以确定的,分别按各路编辑;不详的,则附于卷末,并采录各家的考证

  • 而庵诗话

    一卷。清徐增(生卒年不详)撰。徐增,字子能,号而庵,长洲(江苏苏州市)人。生活于清初。徐增有《说唐诗》二十二卷,其卷首为《与同学论诗之语》。张潮辑《昭代丛书》,收入此《与同学论诗之语》,改称《而庵诗话

  • 苏盦文录

    二卷。《骈文录》五卷。《诗录》十八卷。《词录》一卷。清杨葆光(1830-?)撰。杨葆光字古醖,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作者生平事迹不详,有《天台游记》。词人于光绪八年(1882)夏命小胥裒集,将咸丰十年

  • 范围象教图

    见《圣学范围图》。

  • 鸿逸堂稿

    清王艮(详见《易赘》)撰。此集为王艮文集。前有顾祖禹序,称“王子名炜”。盖王艮本名炜,作序时还未更名。因王艮与顾炎武等交游,受影响很大,故其文颇有法度,严守古格未能变化。然亦多袭陈言。只有《偃师纪事》

  • 涑水记闻

    十六卷。宋司马光(详见《易说》)撰。此书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宋太祖,迄于神宗,每条之下皆注其述之人,故名《记闻》,据传本书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后记》收集的材料,故其中多记朝廷军政大事,而间涉琐事逸闻。

  • 古唐诗合解

    十二卷。清王尧衢(生卒年不详)选编。王尧衢,字翼云,长洲(今苏州市)人,生活于康熙、雍正年间。编者将古诗、唐诗选录合编予以笺释注解之,自谓“欲抉诗之原本以及流而得其全”。所选上古至唐古、近体诗及隋代乐

  • 第一期新疆水利报告书

    五卷附成绩表,一卷。民国杨增新撰。杨增新,曾在新疆任阿克苏道(维语谓白为阿克,水为苏,谓之白水,意为利农事也)。其书卷一为筹办水利文牍,卷二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三亦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四为筹办水利

  • 荑言

    六卷。明余懋孳(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余懋孳,字舜仲,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考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给事中。著有《荑言》。此书为懋孳自编。共六卷,文五卷,诗一卷。题名荑言,盖取荑稗之意。

  • 指南方

    见《史载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