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氏丛书五种

何氏丛书五种

二十卷。清何元锡(1766-1829)编。何元锡字梦华,又字敬祉,号蛇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精于簿录之学。家中藏书甚富,所藏书以及金石等多有条贯。其中的善本精抄书,做“获经堂”书屋藏之。元锡嗜古成癖,广泛搜集古籍。曾到山东曲阜访求汉碑、古代印玺,并搜讨于崇山峻岭之中。与江炬香为金石之交。能诗文,著有《神秋阁诗抄》。元锡辑所藏宋元人著述,刻为《何氏丛书》。阮元并为此书作序,其序云:“钱塘何君梦华,自少笃志金石之学,藏庋最多。既而移其好以好书。穷年累月舟车跋涉,唯以搜访图籍为事。家延钞胥数辈,有不可致力者,则借录副本。比年所致之繁富有出于四库之外者。凡予所进御之书,采访悉出于君。君尝欲取其篇幅稍约之本,刊为丛书,公诸同好,以其先成若干种示余。”此编收录元代许谦《读四书丛说》、宋赵德《四书笺义》。两书皆为阅读、研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可多得的辅导参考资料。《何氏丛书五种》目录:元许谦撰《读四书丛说》、宋赵德撰《四书笺义四种》。此书流传很少,恐怕原书不只这几种。有清嘉庆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扪虱新话

    十五卷。北宋末南宋初陈善(生卒年不详)撰。陈善字敬甫,又字子兼,号秋塘,福州(今福建福州)罗源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门人陈益序称,陈益自入乡校即闻先生大名,后从其游,成为弟子,知道陈善著有《窗间纪闻

  • 纂图集注文公家礼

    十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门人秦溪、杨复附注,后学复轩刘垓孙增注。前有朱子自序。是书分通礼一卷,冠礼一卷,昏礼一卷,丧礼五卷,祭礼二卷;其图散见各门中;其附注、增注,俱以阴文标明,字体古雅,

  • 皇清经解

    一千四百一十二卷。题阮元编刊。按,阮氏创编此书未成,移督滇黔,因属严杰成之,最后由夏修恕刊成,这时已是道光九年了。首有修恕的序,以著书人先后为次,收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万斯大、陈启源、毛奇龄、惠周

  • 广月令

    三卷。后集,二卷。王勋、王璞撰。王勋,字日放,黟县(今属安徽省)人。王璞,字伯怀,勋子。父子二人,均明末人。其书先是王勋编纂,后集则由王璞增补。该书采缀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编录之中,却

  • 童子问

    三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谥文忠。

  • 函楼诗钞

    八卷。附《函楼因遇诗》一卷。清易佩绅(1826-1906)撰。易佩绅,字笏山,又字子笏,湖南龙阳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从军川陕间,积功授知府,官至江宁藩司,尝从郭嵩寿、王闿运游诗学随园,著有《

  • 顾亭林先生遗书

    二十一种。明末清初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朱纪荣编。顾炎武著述甚多,而当时刊行者,仅《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以及潘耒所辑刊之十种,于是朱纪荣在潘耒十种本基础上又收入未刊稿

  • 皇朝经世文续编

    一百二十卷。清盛康辑,盛宣怀编。此编为《皇朝经世文编》主要续书之一,继《皇朝经世文编》专收道光以来文献史料,所选文章自道光元年(1821)起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为止。辑者搜集官方文牍、诸家专集二

  • 草泽狂歌

    五卷。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自称皆山樵者。福建闽县人,生卒年未详。永乐四年(1406),以儒士被荐修大典。方成,授翰林典籍,旋投牒归。写诗甚多。著有三集,《凤台清啸》已不传。故《千顷堂书目》有其名,

  • 古文渎编

    二十三卷。明王志坚(约1625前后在世)选编。王志坚字淑士,初字弱生。江苏昆山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南兵部主事、历郎中。著有《读史商语》等。此编乃其督学湖广时所选唐、宋八家古文。凡诸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