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真县志

仪真县志

二十二卷。清陆师纂修。陆师,字麟度,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康熙四十年进士,授知河南新安县,五十六年补知仪征县,后迁至广西道御使,六十一年卒。著有《巢云书屋》、《采碧山堂》、《玉屏山樵》等集。陆氏莅任后,阅览前志,深感“旧志体例善而事不续,新志件目具而义未精”,于是纂修此志,于康熙五十七年书成付梓。记事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卷前有康熙五十七年自序及常鼐、吴有礼二序、志目、旧志撰人名氏、旧序、舆图;卷一旧序、图说;卷二至三沿革表、秩官表;卷四选举表;卷五至六建置志(城池、官署);卷七至九疆域志(星野、形胜、风俗、铺舍、乡都、坊巷、镇市)、山川志(山、江、河、沙、洲、浦、池、沟、港、滩、津、渡、塘、堰、闸、坝、桥、井、泉);卷十至十一民赋志(户口、田赋、杂办、徭役);卷十二学校志(学制、祭器、祭品、学田、社学);卷十三军政志(兵制、训练、屯田、操田、运挽、军器、战守附);卷十四祠祀志(坛、庙、祠、寺观);卷十五艺文志;卷十六至十七名迹志(园、亭、台、堂、楼、阁、宅、墓、义冢);卷十八祥祲志;卷十九至二十二列传(宦迹、人物、忠节、廉介、孝友、儒行、文学、义行、隐逸、侨寓、艺术、列女)。旧序一目所收宋明之序,籍以可考已失之志的源流。《名迹考》门目博采唐宋人诗文,于每条后皆注明“今无考”或“今废”之语,为旧志所不及。民赋志门目,详载宋崇宁至明、清顺治间的丁口户数,其史料价值颇高。瞿宣颖《方志考稿》称其“典瞻而具史载,一洗明季滥习”。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采碧山堂刻本、清乾隆重印本、抄本。

猜你喜欢

  • 国朝御史题名

    二卷。清黄叔璥、王应彩等编。黄叔璥,顺天大兴县(今北京大兴县)人,康熙进士,官至湖广道御史,著有《汉御史题名》。其后,王应采将此书内容扩大,叙事时间延至雍正朝。王应采,号莱堂,浙江桐乡籍,安徽休宁县人

  • 礼说略

    三卷。清黄以周(详见《礼书通故》)撰。此书实即《礼说》之初稿。《礼说》共计七十五篇,此书仅四十四篇。但此书中有六篇是《礼说》中没有的:《五门》、《九拜》、《立马从马》、《六尊》、《冕弁服》、《慈母服》

  • 东山谈苑

    八卷。清初余怀(详见《板桥杂记》)撰。笔记小说。卷一正文前自撰小序云:“乱离之后,闭门深思,遇古人佳言懿行随笔辄记。”遂成该书。书名为《东山谈苑》,是以其家乡蒲田城中有乌石山,因以山为题。书中所记都是

  • 真道自证

    四卷。法国人沙守信(?-1717)撰。沙守信为耶稣会士,未详何年至中国,仅知其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到广东,后传教江西。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于饶州。《真道自证》凡四卷,第一曰性理,即穷性以

  • 志远斋史话

    六卷,清杨以贞撰。杨以贞,字铁山,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据考,《志远斋史话》为光绪初所作。此书于古来是非成败;识断明通,尤其对明末的历史,论断更为精深、详明,如对明末之饷加派、辽东用兵、阉党与东林党

  • 翰苑分书释字百韵

    一卷。清陈劢(生卒年不详)撰。陈劢字咏桥,自署别号四明略识字人,浙江鄞县人。由拔贡任广西知县。此编专为考订正讹字体,以备贡举法守,章奏楷式。仿史游《急就》之例,撰成七言韵语,如“刀力刃分子细,丸凡凡辨

  • 拙存堂经质

    二卷。明冒起宗(生卒年不详)撰。起宗字宗起,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崇祯元年进士,曾在河南镇压农民起义,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除此书外,还著有《拙存堂史括》。此书共九十六篇,分二卷,分条考辨《书》、《诗》

  • 月令章句

    四卷。汉蔡邕(133-192)撰。叶德辉(详见《礼记郑注正字考》)辑。蔡邕,字伯嗜,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好辞章、天文、算术,能画,善鼓琴。建宁中拜郎中,奏定六经文字,咸为后学取正。以应诏

  • 经窥续

    八卷。清蔡启盛撰。其生平事迹见《余烬经窥》。是书首有汤寿潜序。这是接着前一本书续刻的本子,距丙戌年(1886)已经十七年了。篇中偶有署甲子(1864)者,是其游宦之作。由于蔡启盛不能流利地表达思想,语

  • 金台纪闻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生平见《玉堂漫笔》条。《金台纪闻》是陆深为官翰林时杂记从正德乙酉年至戊子四年中朝廷故事的笔记小说。本书收入《俨山外集》内。又《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