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人境庐诗钞

人境庐诗钞

八卷。清黄遵宪(1848-1905)撰。黄遵宪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以举人捐道员衔,曾任驻日本参赞,后调任驻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1896年和梁启超、汪康年创办《时务报》,推行新政,提倡“民权”学说。戊戌政变后罢归。以善于外交而知名当世。黄遵宪为文务取畅达,不苟为夸饰,著《日本国志》,言日本维新,使国势强盛,而受其害者,中国首当其冲。其所言,后事尽验。他之为诗则精思渺虑,盘曲而莫测其际。平生所作逾千首,自行删定,得六百余首名《人境庐诗草》。自其少年稽古学道,以及中年阅历世事,暨国内外名山大川,与其风俗、政治、形势、土物,无不描摹记叙;至于罢归后忧时感事,悲愤抑郁之情,悉托之于诗。梁启超撰墓志说:黄遵宪之诗,阳开阴合,千变万化,不可端倪,于古诗人中独具境界。故其人之诗可作史读:集中《西乡星歌》、《樱花歌》二七古、《不忍池晚游诗》、绝句十五首,均客东京任参赞时作。邻邦诗人,传抄殆篇。《逐客篇》及《选举总统纪事》五古,均任旧金山总领事时作,诗中有云:“去者鹊绕树,居者燕巢幕。国典与邻交,一切束高阁。”又云:“远方黄种人,闭关严逐客。毋许溷乃公,鼾睡卧榻侧。”又云:“此党讦彼党,众口同一咻。颜甲十重铁,亦恐难遮羞。”又云:“怒挥同室戈,愤事传国玺。大则酿祸乱,小亦成棘刺。”对外夷排斥华工之残酷,竞选元首之纷呶,不啻绘声绘影。至于庚子以后所作,均极沉痛,《群公七律》四首,则均写庚子实事,足备史乘之采。《人境庐诗钞》有新会梁氏排印本;亦有今人笺注本,附有年谱、各家诗话等。作者删余之诗,今人又辑为《人境庐集外诗辑》。

猜你喜欢

  • 萝藦亭遗诗

    四卷。清乔松年撰。乔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徐沟(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道光进士。历官安徽陕西巡抚,官至东河总督,卒后谥勤恪。在任东河总督时,建议筑堤防水,顺黄北流入海,一劳永逸之计,功绩流芳史册。

  • 经传释义

    五十卷。清陈炜(生卒年不详)撰。陈炜字星辉,浙江慈溪(今宁波)人,诸生。家贫,以学自励,凡经史子集及笺释、注疏,无不荟萃于胸。岁科试辄冠军,乡试屡荐不售。年四十五岁,赍志以终。平生所著甚富,惜皆散佚。

  • 战国策

    三十三篇。西汉刘向(前79-前8)编次。刘向字子政,初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出身于西汉宗室,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十二岁被任为辇郎,二十岁被擢

  •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

  • 月令广义

    二十五卷。冯应京撰,戴任续。冯应京(?-1606年),字可大,盱眙(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湖广佥事,绳贪墨、摧豪奸,屡犯税监陈奉,被诬劾下狱,“乃于狱中著书,昕夕无倦。”(

  • 黄叶山樵诗草

    四卷。清江壁(1814-?)撰。江壁,字南春,甘泉(今江苏江都)人,曾于道光七年(1827)初试榜首,后均不第,诗中有“公侯之长揖不跪,布衣贵比公卿高”句。《诗草》集中以怀古诗为多,亦多赋景凭吊之作。

  • 尚书纂义

    四卷。清关涵撰。关涵字东皋,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诸生。本书卷首录古序,其次作一“总纲”。卷一是《虞书》、卷二是《夏书》和《商书》,卷三、卷四则是《周书》。关氏在自序中称他采录了宋、元、明的各

  • 通鉴续编

    二十四卷。明陈柽撰。柽字子经,奉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初侨居白下(今南京),为翰林学士,迁待制,后以非罪死。其家世传史学。著有《通鉴续编》、《尺牍筌蹄》等。柽以《资治通鉴》和《通鉴纲目》并终

  • 兵经百言

    见《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