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明凌濛初(详见《初刻拍案惊奇》)编撰。白话短篇小说集,“二拍”的第二种。每卷一篇,第四十卷《宋公明闹元霄》为杂剧,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第二十三卷重复,故该书实有小说三十八篇。书成于《初刻》之后五年。作者于该书《小引》中说,《初刻》问世之后,“翼飞胫走”,书商“谋再试之”,作者觉得“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余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乃编成该书。体例内容与《初刻》概同,均为凌氏据其所闻见古今杂事编撰而成的拟话本。所演故事包括春秋一种,宋十四种,明十九种,时代不明四种。其中涉及诉讼的故事所占比重较大,多是奸骗盗杀传奇情节,展示了人情世态的丑恶,并揭露了封建官吏的贪赃枉法和昏庸断案。卷四《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写杨巡道为官贪财纳贿,罢官后在乡里私养盗匪,掳掠所得与之平分,为了吞没五百两银子的贿赂,竟杀害了张廪生主仆五命;卷二十七《伪汉裔夺妾山中,假将军还姝江上》写的同样是官盗相通的黑暗现实;卷二十《贾廉访赝行府牒,商功父阴摄江巡》引无名氏诗云:“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作者直接对官为贼进行了斥骂,十分大胆。至于揭露官吏勒索贪贿或主观断案屈杀人命的,就更为普遍(如卷一、卷十六、卷二十一、卷二十六、卷三十六)。诉讼故事中,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一篇内容比较特殊,故事中的朱熹并不曾受贿,只是出于私怨,便借权势诬陷太守唐仲友与妓女严蕊通奸,将严蕊严刑拷打。作者借朱熹这个道学宗师的卑劣行径,暴露了现实生活中那些道学先生的虚伪卑鄙,曲折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时代压抑人性的反感。直接呼唤人性直率自由的是书中那些描写男女恋情的故事。基于真率的男女之欲,该书赞扬肯定权次卿那样不择手段追求爱情的举动(卷三《权学士权认远乡姑,白孺人白嫁亲生女》),也写了女扮男装自由与男子结交、私订终身的大胆小姐(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但作者又往往以训诫惩淫的面目出现,描写一些贪欲受惩的故事(如卷三十八),而且涉及男女关系的情节也多有秽亵的色情描写,加之杂陈书中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迷信果报观念等消极思想因素,内容比较复杂。艺术上,叙述故事用语通俗简练,人物刻划生动,情节曲折。该书与《初刻》合称“二拍”,是明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之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有明尚友堂刊本,四十卷,藏日本内阁文库。北京图书馆亦藏有尚友堂本,缺卷十三至卷三十。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王古鲁从日本抄回的本子出版。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日本内阁文库尚友堂本影印出版全本。1992年,海南出版社亦据尚友堂本排印出版全本,题《足本二刻拍案惊奇》。

猜你喜欢

  • 赐诚堂文集

    十六卷。明管绍宁(约1646前后在世)撰。管绍宁,字幼承,号诚斋,江苏武进人。生卒年未详。崇祯元年(1628)以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充经筵日讲官,升右春坊南京国子监司业掌祭酒。又以詹事府少詹掌南

  • 敬斋古今黈

    八卷。金末元初李冶(1192-1279)撰。李冶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属河北)人。生平事迹详见《测圆海镜》。此书原分四十卷,后散佚,今传本仅八卷,分经、史、子、集四类,每类各二卷。《汉书·东方朔

  • 寻花日记

    二卷。清归庄撰。归庄(1613-1673),一名祚明,字尔礼,号桓轩,昆山(今属江苏)人。归有光曾孙,善书画,能诗能文,著有《万古愁》,文集已佚,后人辑作《归玄恭遗著》、《归玄恭文续钞》,又有《归庄手

  • 江氏音学八种

    十三卷。清江有诰(?-1851年)撰。江有诰字晋三,号古愚。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恩贡生。一生无意仕进,杜门读书。曾概叹周秦以后,古音日失,便潜心音韵之学。始以顾炎武、江永、段玉裁之书为宗。初分

  • 魏三字石经集录

    一卷(石印本)。孙海波著。书分四篇,第一篇是拓本,第二篇是源流,第三篇是碑图,第四篇是古文。所录石经墨拓本,共一百八十七石。以三行直下式为正文,以品字式、古篆二体、古文一体、篆书一体、隶书一体诸石为附

  • 七曜历日

    一卷。无名氏撰。此卷首尾完整。按七曜之名:蜜、莫空、云汉、嘀日、温没斯、那溢、鸡缓日。又分十二时,每日每时之下,缀以人生行事之吉凶祸福。俾人知所避忌。盖周而复始焉。此在我国历法中不但为创见,亦现存古历

  • 易斋集

    二卷。明刘璟(?-1402)撰。刘璟字仲璟,浙江青田人,诚意伯刘基之次子,生年不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其袭承父爵。刘璟让于其兄子廌,乃特设阁门使授之,以性格刚直著称。不久为谷王府左长史

  • 练溪集

    五卷。清傅米石(约1728年前后在世)撰。傅米石,字立允,山东巨野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工古文。本集计文二卷,诗二卷,杂记一卷。集前有门人李包序,后有其子尔德所作家传。米石古文谨严有法度,

  • 爨下语

    二卷。明张复(生卒年不详)撰。张复,字子远,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为四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为二卷,即分上、下二卷。每条各以偶语联比成文,体例类

  • 弘文馆帖

    一卷。唐太宗敕勒王羲之法书一卷,取其第一帖中首二字“十七”为名,称《十七帖》。据张彦远《法书要录》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有一百零七行,共九百四十三字。《十七帖》全贴共二十八则,多记蜀事,其中尤以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