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品

书品

一卷。南朝梁人庾肩吾(487-551)撰。庾肩吾,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庾肩吾自幼天资颖慧,八岁即能赋诗,后成为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庾肩吾初为晋安王国常侍,曾奉王命与刘孝威等共十人抄撰史籍,曾号为高斋学士。又历任江州刺史、武康县侯、中书令等职。庾肩吾除著述《书品》外,还撰有《南史本传》、《书断》等。《书品》是我国书法史上一部重要的书评著作。作者在《书品》中对自汉至梁的一百二十余位书家整体上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中又更细致地分上、中、下三个层次,于是出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个小等,亦即九品。在三个大等之前,庾氏以总序冠于前;在九个小等中,又分别加以总论、述评,使得《书品》总说精当,分论细致,生动形象再现书家卓异的艺术成就。上上品中只有三人:张芝、钟繇、王羲之。庾氏认为书法若“探妙测深”,其“尽形得势”似“神化之所为”,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到的,而只有张芝、钟繇、王羲之才能“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留,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舌”(《书品》)。庾肩吾对草书之法深思而熟虑,对草书大家之作研究精到,因此叙述信手拈来,评论从容妥当,恰如其分,既给人以形象上的感性认识,更给人以理论上的深刻启迪。《书品》中上等共收包括以上三大家及崔瑗、王献之、索靖、钟会、卫瓘等十七位书家,中等收录有卫夫人、谢安等三十八位,下等收录有谢灵运、羊祜、裴邈等五十七位。《书品》评论颇具辞采,恰如张怀瓘所云:“肩吾才华既秀,草、隶兼善,累纪专精,遍采名法,尝作《书品》,亦有佳致。”因年代久远,古书辗转流传或后人传抄时删削更动,导致唐之魏征与庾肩吾虽生活时代邈不相及,却并列其间,以及序中所称与所列实际人数不符等,皆属传抄之误。《书品》保存了不少宝贵的书法艺术史料,颇具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书品》不失为我国书评史上重要著作。《书品》有《续百川学海》本、《广汉魏丛书》本、《秘笈》本、《法书要录》本、《说郛》宛委山堂本、《四品汇抄》本、《砚北偶抄》本、《湖北先正遗书》以及《四库全书》等版本。《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之家藏本收入。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影印,题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亦收此书。

猜你喜欢

  • 禹贡广览

    三卷。许胥臣撰。其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明代学者。《禹贡广览》一书,体例严整。卷首载九州总图,其下九州各列分图,导山、导水、南条、北条亦分析为图。各以经文分附于图后。至于“九州攸同”及“

  • 太岳杂著

    一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张居正少年时即颖敏绝伦,二十二岁成进士。隆庆六年(1572)出任内阁首辅,执政十年,以劳瘁卒。张居正是我国封建社

  • 北固山志

    ①十二卷。清释了瑛撰。了瑛,号韫庵,象山寺僧。《北固山志》道光刻本,共十二卷。卷首为宸翰。正文分为七门,依次为形胜、建置、古迹、碑刻、人物、杂识、艺文。兹篇以明张莱《三山合志》为底本,广搜博采,历时八

  • 古籀拾遗

    三卷。清孙诒让撰。参见《名原》。是书从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选取十四器,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选取三十器,吴荣光《筠清馆金石录》中选取二十二器,计六十六器,照录各器原文,分析文字的偏旁

  • 郑许字义异同评

    二卷。胡元玉撰。卷首有胡元玉的自序。自序认为:“世人习见郑驳《五经异义》,辄于郑、许遗说,强求其异。岂知笺毛驳许,固自同情,许实先师,郑非异党,未可以门户相别,因取郑笺注说字义者,证以《说文》,通其所

  • 味静斋文存

    四卷。清徐嘉(1833-1913)撰。徐嘉之生平仕履见《味静斋诗存》条。此文存有正、续各二卷。其《文存续选》二卷,由金坛冯煦选定。道咸以来,山阳文派有二,潘德舆有《养一斋集》,鲁一同有《通甫类稿》,徐

  • 逸汤誓考校勘记

    一卷。清叶廉锷撰。叶廉锷字勤诹,江苏当涂(今属安徽省)人,光绪举人。此书为读徐时栋《尚书逸汤誓考》而作。徐氏之书中,有字误的,如“怀”作“坏”;声韵之误如畏叶坏;援引的错误如:泰誓伪大明,文公伪文王,

  • 直隶五道成规

    五卷。工部奉救撰。清工部以直属各道一切工程需用工料按现行作法成例均有浮多,屡经驳减,并不划一。因频发是书以备查核。《直隶五道成规》乾隆刻本,共五卷。其所谓五道者,乃清河、永定、通水、天津、大名五河。书

  • 黄漳浦年谱

    一卷。清郑亦邹辑。亦邹字居仲,号白麓,福建海澄(今龙海)人。顺治十三年(1656年)举人,然淡于仕进,结庐白云山麓,为南屏文学社,结交学者,从事著述。著有《明季遂志录》、《明季辨误》等。此谱谱主为明末

  • 尔雅正郭

    三卷。清潘衍桐撰。衍桐原名汝桐,字孝则,号菶廷,又号峄琴,南海(今广东南海县)人。同治戊辰(18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尚著《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两浙輶轩录》、《雅缉堂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