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乡宁县志

乡宁县志

①六卷,首一卷。明焦守己纂修,清侯世爵续修。侯世爵,辽东锦州人。顺治七年(1650)任乡宁知县。其任职八月,此志增修告成。《乡宁县志》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清顺治七年(1650)增刻本。此志以旧志板为底,分门别类全部承袭旧志,仅于人文志科贡类中增补数页。故旧志简陋错误之处,此志均未能订正,又旧志科贡类之原来次第,也由于因袭而造成了紊乱。②六卷。清张联箕纂修。张联箕字松涛,益都人。进士,康熙年间任乡宁县知县。在官时,招抚流亡,修废举坠,建城堤以防水患,开煤路以裕民财。乡宁在春秋时,为晋鄂侯所都故地,又名“鄂”。论其沿革甚古,但疆域狭小,且僻处万山。故人物文献,殊少可记载。《乡宁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六卷,分为:卷一舆地建置,卷二山川形势,卷三田赋户口,卷四职员人物,卷五风俗土尘,卷六杂记遗文。此志眉目清晰。于山川、形势、地方生计载述较详尽,可赞之处有二:一是舆地建置类中,旧志晋鄂侯世次列于五代唐之后,读者难辨。此编则依朝代顺序排述,读者一目了然;二是旧志先分野,后建置,殊为不妥。此编则反之,甚符志书体例,然此志缺点:一是旧志田赋志中,各朝年岁,无不详细载明,此编则仅列朝代,而不载年岁,使后人不知此为何年蠲除,何年垦殖,殊失疏漏;二是人文志中,旧志人物重复见各目中,如王炳为万历戊寅贡士,乙酉举人,同一人在举人、贡士两类中,均行列入,此编则仅见于举人,忽略于贡士,甚为不妥;三是删削不当,如田畴所撰乡宁知县李枝去思碑记一文,亦与县治有关,旧志载入,此编则删削,颇为不该。③十五卷。清葛清等纂修。葛清字慎先,渚阳人。乾隆九年(1744)举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葛清宰斯邑时,始悉心修订,越六载而成。《乡宁县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全书十五卷,分为:卷一疆域,卷二山川,卷三城镇,卷四田赋,卷五户口,卷六官师,卷七人物,卷八仕进,卷九旌封,卷十积贮,卷十一学校,卷十二礼俗,卷十三物产,卷十四祥异,卷十五艺文。此志分类之法,有纲无目,较之旧志,出入甚大。该书优点有三:一是补旧志之简略。乡宁境小多山,其地有为古来用兵者,如县东北境之秦王山及金刚岭,东西相距六十里,即唐太宗宋金刚屯兵之处,故山名为秦王、金刚,秦王即唐太宗,二山旧志从未记载,通鉴纲目,仅述太宗战败金刚事,而未及二山。此编独能详查地形、稽考时势,与纲目互相发明,补其简略,功殊不浅;二是旧志人物志中,记载了王兴龄、郑崇俭,一因抗拒严嵩,被罢免官职,一因击败张献忠,不仅未受朝廷赏赐,反受人巧卸,以服上刑,二人明史均有传。旧志仅于进士类中,略载某朝某科数字,而于其生平事迹丝毫不提。俾二人显于正史,而反晦于乡乘。此编能参考明史,斟酌补述;三是按通鉴纲目正编,在唐武德二年,秦王败金刚,屯柏壁条下,引宋王幼学,纲目集览曰:“柏壁城名也,在汾州介休县”。又引明冯智舒质实曰:“一统志云,柏壁城名,在平阳府绛州西南二十里,后魏东雍州正平郡治,此后周改绛州,移于稷山县之玉壁城”。二说各异,使读者莫衷一是。此志山川志中,记载了柏壁及秦王山金刚岭考一文,详考当时之大势,述明唐太宗、金刚之如何不能屯兵介休,又根据今绛州柏壁,有秦王屯兵遗迹,及稷山有柏壁村,证明柏壁应在绛稷,甚为可佳。该志尚有光绪七年(1881)重刊本问世。

猜你喜欢

  • 同人集

    十二卷。明清之际冒襄(1611-1693)编。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如皋(属今江苏)人。冒襄幼有俊才,性至孝。其父冒起宗官吏部郎,被诬下狱,冒襄泣血上书,冤复平。冒襄是清初名士,交游广泛,所

  • 绣墨轩词稿

    一卷。清俞庆曾撰。生卒年未详。俞庆曾,字吉初,浙江德清人。上元宗舜年继室。词中多寒覃通叶,又踏莎行语与水韵,菩萨蛮翻与水韵,皆失律之甚者。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

  • 凝斋笔语

    一卷。明王鸿儒(生卒年不详)撰。王鸿儒字懋学,南阳(今属河南)人。少工书,家贫,为本府书佐。成化二十三年(1487)第进士,累擢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清正自持,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

  • 十三经字辨

    八卷。清陈鹤龄(生卒年不详)撰。鹤龄字瑶宾,江苏通州(今南通)人。鹤龄初著有《五经四书字辨》,后又自为补订,以成此书。本书卷一校画,卷二至卷八校音,书末附有检字。辨画均从字典,以《说文解字》为主,而又

  • 禹贡广览

    三卷。明许胥臣撰。许胥臣是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多主蔡沈《书集传》之说,对于蔡传中的一些失误,仍沿用不疑,如说汾水出于太原,其实今汾水出静乐县管涔山;又说“三江”是指松江、

  • 宣和遗事

    二卷,分前后二集;另本题《大宋宣和遗事》,四卷,分元、亨、利、贞四集。宋人编,可能经过元人整理。讲史话本小说,按年代简述北宋政治的演变。开头入话部分历举自上古尧舜至纣王、隋炀帝等贤明君主和无道失政君王

  • 钦定千叟宴诗

    ①三十六卷。此集乾隆五十五年(1790)奉敕编成。清康熙皇帝以海甸承平,咸登仁寿,曾以康熙元年(1662)召开嘉宴,以千叟为名。康熙四年(1665)正月六日,为张扬天下承平,海内一心之盛世,亲临赐宴,

  • 闲辟录

    十卷。明程曈(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程曈字峨山,休宁(今属安徽)人。著有《新安学系录》、《新安文献》、《紫阳风雅》等书。此书是编录朱熹辨正异学的语录,以批驳陆九渊、王守仁的学说,共为九卷。最后一卷则杂

  • 刘聘君全集

    十二卷。明刘元卿(1544-1609)撰。刘元卿,字调父,号旋宇,(江西省安福县)人。刘元卿于隆庆四年(1570)举于乡,会试时极陈时弊,主考者不敢录取。后,元卿遂绝意于科名。经人累荐,后召为国子博士

  • 湖南文征

    一百九十卷。清罗汝怀(生卒年不详)编。罗汝怀,字中翰,湖南湘潭人。此编所录之文,自元明迄清近六百年,作者八百余人,文四千余篇。其中精于理者十之六,善言情者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