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沈时栋选辑。沈时栋字成厦,一名城霞,字焦音,别号瘦吟词客,江苏吴江人。生卒年不详,约当清初康熙年间。著有《瘦吟楼词》。《古今词选》为自唐至清历代词人词作之合选。共收入词人二百七十六家,词调一
四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他与何景明等为友,但于诗文主清新,不受七子影响。重视民间文学,学识广博,著作有一百多种
十卷。明艾南英(?-1647)撰。艾南英,字千子,号天庸子,江西东乡人,官至兵部主事,改御史。七岁作《竹林七贤论》,学识渊博,莫不周悉。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收兴文化为己任,被世人称谓“章罗陈艾
一卷。清无名氏撰。此书不知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极可能是某地方官根据民间治蝗经验编写成的。咸丰六年(1856)直隶一带出现蝗灾,清政府把原存的《捕蝗要说》二十则、《图说》十二幅拿出付印,以应付蝗灾,
二卷。清胡与高(生卒年不详)撰。胡与高,字岱瞻,黟县(今安徽)人。雍正癸卯(1723年)举人,撰有《道德经编注》。合其弟与宗附言又称《道德经编注附解》。《道德经》传至清代,不知几易其容,久失原貌。胡与
三卷。清黄炳垕(1815-1893)撰。炳垕字蔚亭,浙江余姚人,系谱主七世孙。谱主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领导复社
五十一种,八十五卷。清赵绍祖(1752-1833)编。赵绍祖字绳伯,号琴士,安微泾县人。精于史学,著作有《通鉴注商》、《新旧唐书互证》、《金石文钞》等。丛书收其乡贤著作五十一种,其中理学著作最多,如明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十条,其中“不孝敬,痹在喉,寿命凶”一条,“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以自彰,务一德也”一条,“孝之瀰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一条,《群书征引》未载。“天子孝,天龙负图
见《圣贤群辅录》。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