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进士科

进士科

隋代以后各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隋炀帝大业中,兴盛于唐贞观、永徽之际。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一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之后,转归礼部。考试内容,唐初试时务策、帖经。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 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始加试杂文。其后,进士经常要试诗赋各一篇,时务策五道。进士试诗赋之制,始于玄宗天宝年间,其后或改为箴、论、表、赞,或仍试诗赋。考中进士,须再通过吏部考试,考试及格,方能正式作官;或在地方长官下当幕僚,经地方长官推荐,再正式任命为官。唐代进士科注重诗赋,专尚文辞,故人称之为辞科,颇受时人重视。缙绅虽地位显赫,不得进士,终不为美。所以求进士出身的人很多,五十岁以下能中者很少,亦有老死文场者。宋代以后,其它科目多仅存虚名,进士科成为科举制中的唯一科目。

猜你喜欢

  • 幅军

    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农民起义军。鲁南苏北运河沿岸徐州、海州、邳州、宿迁、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一带漕运船伕和饥民,用“匹布分幅帕头”,组成秘密团体,称为幅党。同治初年,清政府把漕粮改为海运

  • 一日五侯

    两汉时有两次同日而封五人为侯的事件,史称一日五侯。第一次是西汉成帝时,外戚王氏执掌朝政,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汉成帝悉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

  • 十三部刺史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为交趾、朔方、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总

  • 初测岁差

    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不断发生微小的变化,这也就使冬至点在恒星间的位置逐年西移,每年的移动值就叫岁差。汉代的刘歆、刘洪虽然注意到这一现象,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

  • 刘裕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末期,刘裕执掌朝政,为缓和矛盾,抬高个人声望,刘裕遂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率军北伐南燕。六月,攻占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大城,燕主慕容超兵败, 退守小城,

  • 鸦片战争

    1840至1842年间,英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向中国强行推销鸦片,故称鸦片战争。从十八世纪中叶起,英国即不断扩大对华鸦片贸易,鸦片的泛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人民

  • 云南回民起义

    1856—1872年(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间云南以回民为主并有汉、彝、傣等民族农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咸丰六年)云南临安(今建水)回族与汉族绅士因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发生械斗。当地清朝官吏暗中挑

  • 太平公主专权

    太平公主以诛杀韦氏,拥戴睿宗有功,恃功自傲,大树私人势力,朝廷重臣,多出其门。睿宗昏懦,甘心听任太平公主摆弄。太平公主势力膨胀与太子李隆基发生了激烈冲突。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太平公主与益州(治今

  • 张骞出使西域

    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张骞,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奉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原居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后迁至阿姆河上游阿富汗北部地区)合击匈奴的使命,率百余人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拘留达十余年

  • 后晋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石敬瑭灭后唐而建立的王朝。石敬瑭家族累代久事沙陀首领,父臬捩鸡善骑射,屡随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征战,官至洛州(今河北邯郸东北)刺史。石敬瑭因骁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