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在今湖南衡阳石鼓山。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宋太宗至道时李士真即旧址重修,赐“石鼓书院”敕额。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州县学兴,一度荒废。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部使者潘畴因旧址复建,嗣后宋若水又加扩建,朱熹为之记。聘名儒戴溪为山长,广招生徒。置田二千余亩,至宋末而不衰。

猜你喜欢

  • 给客制

    曹魏政权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常把国家领有的屯田农民赐给世家大族,国家免除这些农民的赋税徭役。史称“给客制”。它实行于曹魏后期,西晋以后,发展成为系统的荫客制度。

  • 安济桥

    我国现存的古代著名大石拱桥,俗名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故又名赵州桥。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桥单孔,全长50.82米,桥面宽约10米,跨径37.02米,拱圈矢高

  • 东平社学

    社学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朝中期以后逐渐地变成地主士绅兴办“团练”以“御盗贼”的场所。鸦片战争期间,社学逐渐成为组织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的机构。东平社学即为广州人民的抗英组织之一。18

  • 共进会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部分同盟会员成立于日本的革命团体。首先由同盟会员焦达峰、张伯祥、邓文辉等人发起,于1907年8月(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会址初设于东京青山麻布区华群学会,后迁大

  • 泗州之役

    唐末庞勋农民起义军大败唐军的著名战役。泗州(今江苏盱眙)扼通济渠与淮河的汇合口,为兵家必争之地。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十月,庞勋兵围泗州,刺史杜滔负隅顽抗。起义军不断增兵会攻。唐廷亦多次派军增援。起

  • 袁世凯逼宫

    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利用革命的威胁,要挟清政府交出军政大权,当上内阁总理大臣;又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在帝国主义和立宪派的支持下,通过南北议和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让步。当袁世凯从南京方面得到只要清帝退位、他

  • 冯驩弹铗

    战国游士冯驩(一作谖,又作煖)做齐国孟尝君田文食客时的故事。初,冯驩听说孟尝君喜好客,脚穿草鞋去见他。孟尝君置冯驩于普通客舍。十天后,孟尝君问客舍长: “客人做什么?”回答说: “冯先生用草绳缠其剑把

  • 旅大租地条约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的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又称《中俄会约》,1898年3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六日)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巴布罗福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俄国租借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

  • 岳麓书院

    宋著名书院。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知潭州(今湖南长沙)朱洞始建屋于岳麓山抱黄洞下(今湖南善化西),以待四方学者。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知潭州李允则扩建之,王禹偁为之记。咸平四年,朝廷赐监本经籍,生

  • 外戚、宦官之争

    又称外戚、宦官之祸。东汉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东汉自和帝后,皇帝都是幼年继位,由母后临朝,太后要借助于父兄处理政务,又要用宦官出宣诏命。皇帝长大后,为恢复权力,只有靠宦官发动政变,驱灭外戚,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