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殿中省

殿中省

官署名。曹魏始设殿中监,南齐有内外殿中监之分,其职甚微。北齐殿中监隶门下省,为皇帝近侍。隋文帝时改为殿内局。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将门下省的尚食、尚药、御府、殿内等四局与太仆寺的车府、骅骝等二署合并为殿内省,统称为尚食、尚药、尚舍、尚衣、尚乘、尚辇等六局。唐朝改为殿中省。唐高宗曾改称为中御府,六局也分别易名为奉膳、奉医、奉冕、奉展、奉驾、奉舆等局,后复旧称。殿中省掌皇帝衣食住行等私事,凡遇听朝、大祭祀、行幸、大朝会等事,则随从伺候。长官为监,副职为少监。各局之长官为奉御,副职为直长。宋代基本相沿不变。辽、宋以后废省。金代将殿中省之职并于殿前都点检司及宣徽院。元代置侍正府,掌内廷近侍之事。明代将内廷近侍之事划属内侍(宦官),不再设专门机构。清代亦同。

猜你喜欢

  • 中英会议条款

    见“中英烟台条约”。

  • 赵充国屯田

    西汉时,赵充国在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的屯田。皇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奉命率军平定羌人叛乱。他审时度势,建议罢兵屯田于湟中,一方面防御羌人,一方面种田收谷,减轻徭役,以逸待劳,养精蓄锐。同

  •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各诸候国在封建兼并战争中所采取的一种外交和军事斗争策略。据《韩非子·五蠹》篇记载,所谓“纵”,即会集众多的弱国以攻打一个强国;所谓“横”,即侍奉一个强国以攻打众多的弱国。《淮南子·览冥训》篇高

  • 升平社学

    指新建升平社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广州西北郊区一些爱国士绅建立的“纠合各乡居民团练自卫”为主旨的反侵略组织之一。社学起源于明代,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中期以后逐渐演变为地主士

  • 太康失国

    启在确立夏后氏“家天下”的统治以后, “淫湎康乐”,过着淫侈的生活,背弃了民众的利益。启死后,子太康继立,仍不理民事,终日田猎游乐,他的五个兄弟也都起来争夺王位,夏王朝很快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这时,夷

  • 上源驿事件

    唐末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谋杀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事件。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五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镇压了黄巢起义军之后,回军至汴州(今河南开封),营于城外。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忌李克用强盛,剧萌谋杀之心

  • 中法越南条款

    见“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 介休之战

    唐军与宋金刚军进行的一次战役。李渊太原起兵,进军关中之时,留第四子李元吉镇守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刘武周、宋金刚勾结突厥贵族,攻破太原,并长驱南下直到晋南。李渊派李世民率军反击,以收复故地。武德三年

  • 江原战役

    北宋王小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与官军的一次决战。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 太平军三次进军上海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军事行动。1860年5月(咸丰十年闰三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忠王李秀成率军东下,攻占苏州、常州,兵锋直逼嘉定、青浦、松江和中外反革命势力蚁聚的巢穴上海。驻防清军联合华尔洋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