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武周代唐

武周代唐

武则天称帝建周代唐事件。武则天名曌, 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工部尚书武士彟之女,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继位,于感业寺见之,复召入宫,拜为昭仪。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巧慧多权数,遂得高宗宠爱。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高宗废掉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后。自此,武则天参预朝政。王皇后以图谋毒死高宗罪被贬为庶人,不久被武则天残杀。反对立武的贞观老臣褚遂良、长孙无忌被贬官流放,长孙无忌自杀。支持武则天的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皆升任高官。显庆(公元656-661年)以后,高宗多苦风疾,脑昏头重,目不能视,故百司表奏,多委武则天处理。初预国事,武则天尚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及其得志,武断专权,高宗颇有怨恨。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高宗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写好诏书,欲废武后。但当武则天到高宗前申诉之时,高宗却反悔初衷,将上官仪等处死,待武则天如初。史称此次事变为“麟德之变”。此后,高宗每视朝事,武则天垂帘于后,参与一切政务。时并称武后与高宗为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死,李显为帝,是为中宗。两月之后,武则天废中宗,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由她独掌大权。天授元年 (公元690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等九百人上表睿宗,请改国号,武则天假意不许。其后,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六万余人又上表,睿宗亦上表自请赐武氏姓,武则天遂改唐为周, 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李唐天下为武周所代。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率兵入宫,杀其面首张易之、张昌宗, 兵谏武则天。她被迫退位,传位于太子,废周复唐。中宗李显复位以后,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死。从麟德元年算起,武则天实掌大权达四十余年。

猜你喜欢

  • 中日朝鲜撤兵条约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巨(钜)野教案

    又称曹州教案。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案件。甲午战争后,德国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天主教海外传教保护权,在山东南部建立了天主教南境总堂,随即在曹州府发展教会势力,唆使教徒欺压无辜平民,激起活跃于曹州的大刀会

  • 灵州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采纳俞充、种谔之议,命宦者李宪及种谔、高遵裕、刘昌祚率陕西、河东五路兵及董毡所部吐蕃兵,分道大举进攻西夏。各路宋军初战均获进展。十月,会兵进

  • 徐州之战

    曹操进攻陶谦、吕布的战争。徐州(治今山东郯城)之战有三次。曹操占据兖州(治今山东金乡东北)后,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亲率大军,从兖州出发,进攻徐州的陶谦。陶谦闭门不与之交战。后因军粮不足

  • 宦官二十四衙门

    明代宦官机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汉唐末世宦官专权,严禁宦官过问政事,并铸铁牌置宫门,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成祖时,由于在“靖难之役”中得到南京内宦的支持,以为宦官可靠,即位后,遂委以出使、

  • 中英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桂良、花沙纳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 另附《专条》。主要内容:英国公使常驻北京

  • 赣宁之役

    见“二次革命”。

  • 十三部刺史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为交趾、朔方、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总

  • 江南大营

    1853年3月(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向荣率军约一万七千人尾随而至,先扎营于城东二十里之沙子岗,旋进移孝陵卫,是为江南大营。与扎在扬州的清军江北大营遥相呼应,攻夺天京外围据点,围困和攻打天京,

  • 五单于争立

    匈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单于系匈奴君长的称号。经过长期与汉的战争,匈奴势力日益削弱。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十余万汉军分道出塞击匈奴,丁零、乌桓、乌孙乘机从北、东、西面夹击匈奴。匈奴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