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更役

更役

汉代各种劳役的统称,因各种劳役皆由成年男子 (称为“卒”)更迭为之而名。汉制,服役年限自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月,称为“卒更” (或“更卒”);此外,每人一生还须服二年兵役,一年在本郡接受军事训练,称为“正卒”;另一年到京师宿卫或到边境戍守,称为“卫士”或“戍卒”。每年在本郡所服一月的“卒更”,可出钱二千雇人替代,称为 “践更”;到京师或边境屯戍者,也可向政府交纳代役钱,按每年戍边三日值三百钱计,称为“更赋”,完成此手续者,称为“过更”。

猜你喜欢

  • 楚?掩治赋

    公元前548年,楚司马��掩奉令尹子木之命治理军赋,统计楚国军械数。他将楚国所有土地进行登记,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土地和山林、沼泽、丘陵等分别加以测量,根据其收入多少,制定出各

  • 桓谭反谶纬

    沛国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桓谭,字君山,博学多通,遍习五经。东汉初年,统治者提倡谶纬之学,他独树一帜,力反谶纬神学,认为天道性命,连圣人也说不清楚。谶纬欺骗迷惑君主,应该贬斥。谶纬是奇怪虚诞之事,而不

  • 田流起义

    刘宋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鄞县(治今浙江宁波)人民起义。刘宋后期,统治阶级加重对农民的奴役和剥削。泰始五年(公元469年),临海(治今浙江临海)人田流,在会稽郡鄞县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杀鄞县

  • 俄蒙密约

    包括1912年11月3日沙俄与外蒙当局非法签订的《俄蒙协约》及《商务章程》。主要内容有:蒙古终止对中国的过去关系,俄国政府扶助蒙古自治,并为其编练军队,不准中国军队进入蒙境和汉人移居蒙地;俄人在蒙古享

  • 吴越归宋

    宋代后周,吴越钱氏震恐,乃屈节事宋,多方顺从。宋灭南唐之役,吴越奉命出兵夹击助战。开宝九年 (公元976年)二月,其主钱俶奉诏偕妻子入朝,赵匡胤谕其纳土,钱俶惶惧而返。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三月

  • 提刑司

    宋官署名。全称提点刑狱司。又称宪司、臬司、宪台。掌本路司法、刑狱、巡察盗贼及监察地方官吏,并兼管农桑。太宗淳化中始遣朝官及阁门祗候以上出任诸路提点刑狱公事,或同提点刑狱。后设专司,文武参用。京畿地区设

  • 进步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1913年4月正式国会成立,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占有多数议席。在袁世凯的支持下,梁启超等策动共和党、统一党(章炳麟等退出共和党后所建立的)和民主党合并,于5月成立进步党,在国会中与

  • 晋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灭唐后,封同母弟叔虞于唐国故地(今山西翼城西),建立晋国。同时分给他“怀姓九宗”和“职官五正”。怀姓即媿姓,是世居今山西南部的狄族姓氏。晋国以狄族为统治对象

  • 中日为朝鲜商订专条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霍光辅政

    汉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霍光,于汉武帝时以兄霍去病被保任为郎。后为奉车都尉。征和二年(公元前87年)受武帝托孤之重任,以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被封为博陆侯。政事一决于霍光。他奉行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