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抗元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元军东下,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组织各族抗元武装万人,要求冒死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八月,改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遣师救援临安门户独松关(今浙江安吉东南),并亲赴临安上疏力陈分区御敌、分散元军兵力之计,又遭拒绝。十一月,元军破独松关,进逼临安。文天祥又与张世杰力陈以闽、广与敌血战,而命淮东宋军切断元军后路的破敌计划,复为时相陈宜中所阻。次年正月,奉诏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议和,而被扣留。拘至镇江(今江苏镇江),乘夜脱逃,展转浮海至温州(今浙江温州),以与皇室益王赵昰、信王赵昺及抗战派陆秀夫、张世杰会合。五月,赵是即位于福州(今福建福州),是为端宗。拜文天祥为枢密使同都督,开府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进军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转入闽、广山区。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拒绝元将张弘范劝降。被押解至珠江口外零丁洋上,书写《过零丁洋诗》,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心志。次年,被解往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余,坚不降元,作《正气歌》。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殉难于大都之柴市。

猜你喜欢

  • 平定李锜

    德宗时,李锜曾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等职,后转任镇海(治今江苏镇江)节度使。宪宗即位,欲削方镇,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罢李锜节度使之职使之任尚书左仆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代之。李锜称病

  • 焦僧护起义

    南朝梁时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农民起义。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益州爆发了以焦僧护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群众达数万人。起义军攻占郫县(治今四川郫县)城,焚烧官府,救济贫民,沉重打击了当地统治者,后被官军

  • 刘瑾专权

    武宗时,宦官刘瑾以及马有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人皆得宠,人称“八虎”。其中刘瑾以内官太监,总督团营,又掌司礼监,权擅天下,威福任情。他的党羽布满朝堂,内阁大学士焦芳、曹元等都是他

  • 新军

    清末编练的近代化陆军。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深感湘、淮军已不足恃,决定筹练新式军队。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派胡燏棻于天津小站募集五千人,分编为十营,以西法进行训练,称定武军,是为清政府编练新军

  • 曾如炷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湖南的一次农民起义。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湖南武冈人曾如炷反对地主杨居南乘当时灾荒之机运米出境, 武冈州知州徐光弼率兵镇压,曾如炷、曾以得、杨老六等在洪崖洞发动起义,于6月14日(五

  • 李斯《谏逐客书》

    战国末年,李斯向秦王嬴政提出的停止驱逐客卿(在秦国作官的外国人)的建议。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韩国苦于秦国的讨伐,乃派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做间谍到秦国,修灌溉渠(即郑国渠),令费人工,从而不能向东

  • 鸾台

    官署名。即门下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鸾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

  • 制举

    依皇帝诏令临时设置科目而进行的一种考试。始行于两汉。唐代的制科名目颇多,如志烈秋霜科、辞标文宛科、博学通艺科、博学鸿辞科等,达几十种。唐代较重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这些科举行次数

  • 京师同文馆

    见“同文馆”。

  • 保路同志会

    四川人民在保路风潮中组成的保路团体。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将以前准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即出卖给帝国主义,因而湘、鄂、川、粤四省迅速掀起保路风潮。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四川成